No menu items!

    可当制药原料…西昌基地 220亿只小强住星空房吃营养餐

    美洲大蠊住的「芯片」。(取材自红星新闻)

    提及蟑螂,多数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害虫,其实蟑螂可以入药,像「康复新液」可以用来治疗口腔溃疡、烫伤烧伤等。

    美洲大蠊作为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昆虫之一,与人们常见的蟑螂虽然同属蜚蠊目,却是蜚蠊科中唯一可以入药的。美洲大蠊也是康复新液的原材料之一。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红星新闻报导,在四川省西昌市,有一座全球最大、养殖密度最高的美洲大蠊养殖基地。近期,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二期数字化智能工厂正式投用。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厂长文建国表示,美洲大蠊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且具有群居特性。「我们采用仿真生态环境养殖,可自动且精确地控制光线、温度、湿度、细菌数量等室内条件,让牠们吃得好、睡得好,以保障原料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产量。」

    在养殖车间的走廊,借着手机手电筒射出的光,看到了「成年」美洲大蠊居住的房子-「芯片」。「芯片」形状似一个立体养殖箱,都是为美洲大蠊定制。整个养殖车间内,光线极为微弱,唯有屋顶分布着稀疏的光源,恰似夜幕中的点点繁星。「美洲大蠊很怕光,这里仿真的是夜晚的场景,牠们住的都是『星空房』。」文建国笑着说。

    「给牠们的食物,要讲究营养均衡。」文建国说,美洲大蠊的口粮十分考究,出生后吃的是奶粉,长大一些后就吃公司配制的饲料,由奶粉、小麦、玉米、果蔬、微量元素等十几种食材混合制成,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

    文建国称,目前,在二期美洲大蠊数字化智能养殖车间内有150亿只美洲大蠊,加上第一期基地养殖的70亿只,新、老基地养殖的美洲大蠊养殖总量已达220亿只。 「这些小家伙们食量惊人,每天大约要吃掉28吨食物。生长和繁殖速度很快,从孵化到采收只要半年左右。」

    提取车间采用三层结构,三层为投料和提取区,二层为浓缩区和中央控制区,一层为精制、纯化、干燥和药渣处理区。 「这里涵盖了25条生产线,6700个关键控制点,所有管道加在一起总长度超过120公里。美洲大蠊在这里提取有效成分,液体就通过管道,进入药品灌装车间进行装瓶。」文建国介绍道,随着二期数字化智能工厂的建造效率,实现了生产线自动化率达到98%,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

    万一牠们「越狱」逃走怎么办?「美洲大蠊昼夜出,牠们已经习惯了待在养殖间,也不愿意爬出来。」文建国说,一方面,美洲大蠊都是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养殖,难以逃出房间;另一方面,从外界通往养殖间有多道封闭的门,可以阻挡逃出。此外,养殖基地四周有宽约一米的水沟环绕,采「孤岛养殖」模式,这对美洲大蠊而言是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水沟里面养殖着很多大鱼,一旦落水,瞬间就会被吃掉。」

    养殖车间外建造的水沟,里面养殖了许多鱼。(取材自红星新闻)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