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4275 帖子

    温哥华VS多伦多,谁的房产市场更抗跌?有数据有真相

    据Financial Post报道,近年来,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多次波动,尤其是多伦多和温哥华这两大最昂贵的市场。两者近来的表现均弱于加拿大其他主要城市。 然而,面临相似的经济挑战,大温地区(GVA)的房地产市场却比大多地区(GTA)更加稳固和抗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温房市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销售数据对比:大温房市表现更强劲根据TD Economics的最新报告,过去三个月,大温地区的房屋销售量同比增长了21%,而大多伦多地区的增幅仅为8%。2月份全国住房销售量均出现下滑的背景下,大多伦多地区的销量更是跌至周期新低。销售额环比下降29%,为疫情爆发以来最大的单月跌幅。 销售量的差异在公寓市场尤为明显。2025年1月,大温的公寓销售量同比增长了14%,而大多地区却下降了12%。同时,大多伦多地区的公寓市场供过于求,大温地区的供需则更为均衡。从价格角度看,尽管两个市场的房价都从疫情高峰有所回落,但大温地区的跌幅明显较小。 大温的平均房价和基准房价分别比疫情峰值下降了6%和4%,而大多伦多地区这两个指标的跌幅都高达15%。房价可负担性:大温房价更合理尽管大温地区的房价依然高企,但其可负担性在疫情期间并未像多伦多那样急剧恶化。大多的房价在疫情期间因超低利率而飙升,而大温则在2018年和2019年通过外国买家税、土地转让税等政策提前降温了市场。到2019年底,大温的房价已经开始回落,而大多伦多地区的房价却同比上涨了8%。 这种差异使得大温房市在利率上升时表现出更强的抗压能力。多伦多的房价因可负担性问题而更加脆弱,而大温的房价则相对稳定。政策干预:大温房市提前“降温”BC省政府在2018年和2019年推出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降温措施,包括提高外国买家税和土地转让税。这些政策有效地抑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使得大温房市在疫情前就已经开始调整。 相比之下,大多伦多地区的房价在疫情期间因低利率和政策宽松而迅速攀升,导致市场泡沫更大。这种政策干预的差异使得大温房市在面临经济不确定性时更具韧性。大多伦多的市场则因前期涨幅过大而更加脆弱。供需关系:大温公寓市场更平衡大多伦多地区的公寓市场尤其脆弱。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给销售和价格带来压力,而人口增长放缓和酝酿中的关税战则加剧了这种压力。 该地区的公寓市场目前正面临严重的供过于求问题——公寓销售与挂牌量比例比长期平均水平低了60%。而大温的这一比例是其长期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大温的公寓市场虽然也有一定的供应压力,但并未出现多伦多那样的“库存过剩”现象。 供应过剩和投资者需求减弱的双重压力之下,大多伦多地区的公寓价格已连续一年下跌。BC省房地产协会首席经济学家Brendon Ogmundson指出,大温的公寓市场目前处于“略微偏向买方”的平衡状态,而大多伦多地区则因供应过剩而面临更大的价格下行压力。 经济前景:大温更具发展潜力大温地区的经济前景也为房市提供了支撑。作为加拿大西海岸的重要城市,温哥华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还受益于和亚洲市场的紧密联系以及移民人口的持续增长。 相比之下,多伦多的经济虽然同样强劲,但其房市更多地依赖于本地需求和投资活动。此外,大温的住房建设活动比多伦多更加活跃。根据TD Economics的数据,大温的住房建设量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较高水平,这为未来的住房供应提供了保障,也有助于缓解房价上涨的压力。外部因素:关税战对大温影响较小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给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大温房市的表现却比多伦多更加稳健。 TD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Rishi Sondhi指出,大温房市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更具韧性,部分原因是其可负担性条件更好,且公寓市场没有多伦多那样的供应过剩问题。今年整体开局疲软将使两个市场在2025年都难以实现正向销售和价格增长,经济不确定性将对买家和卖家造成压力,从而对价格造成影响。“这抵消了低利率、两个市场被压抑的住房需求、处于购房黄金年龄段的加拿大人比例增加以及更宽松的抵押贷款规则带来的支持。” 不过,大温的房地产市场更有能力抵御动荡,价格弹性也较大,今年的整体表现预计也将好于大多伦多市场。综上所述,通过对比销售数据、可负担性、政策干预、供需关系和经济前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温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比大多伦多地区更加稳固和抗跌。大温房市在疫情期间的调整更为温和,政策干预也更为及时,加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使得其在面对经济不确定性和外部冲击时表现得更加稳健。对于大温的居民和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尽管未来仍可能面临挑战,但大温房市的韧性和潜力使其成为加拿大房地产市场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信息来源:Financial Post, Yahoo Financial

    北马其顿夜店大火增至59死 当局对4人发逮捕令

    北马其顿一家夜店今天凌晨发生大火,导致至少59人丧命、155人受伤,当局指出火灾似乎是由舞台上的烟火设备引起,并宣布对4名相关人士发出逮捕令。 法新社报导,当局表示155名伤者已被送往北马其顿各地医院,其中有18人情况危急。部分重伤者将被送至其他欧洲国家接受治疗。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今天凌晨3点左右,北马其顿首都史高比耶(Skopje)以东约100公里处城镇科查尼(Kocani)一家迪斯可舞厅Club Pulse发生火灾,这家夜店当时挤满1000多人,大部分是去观赏嘻哈双人团体DNK表演的年轻粉丝。 北马其顿内政部长托斯科夫斯基(Pance Toskovski)指出,火灾可能是因使用「用于演唱会灯光效果」的烟火设备而引发。他与总理米可斯基(Hristijan Mickoski)一同视察了现场。 托斯科夫斯基说:「火星喷到使用易燃材质的天花板上,接着火势迅速蔓延至整间迪斯可舞厅,并产生浓烟。」 影片来源:YouTube@Sky News 托斯科夫斯基宣布,已对与这起惨剧相关的4名人士发布逮捕令,并就这起事件展开刑事调查。北马其顿当局并未提供关于被发布逮捕令者的进一步详细资讯。 邻近国家的领导人伸出援手,保加利亚、希腊及阿尔巴尼亚总理均表达慰问及愿意提供协助。 北马其顿有意加入欧洲联盟(EU),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也在社群媒体X平台谈到,她「对这场悲惨的火灾深感悲伤」,「欧盟与北马其顿人民同感悲痛」。

    不是开玩笑 天菜男星宣布愚人节引退

    俄罗斯男星利路修,2021年因参加选秀节目「创造营2021」走红,但他多次表明要退出演艺圈,去年就曾说:「退圈是真的,退圈后想做一个正常人」。他今天出席第18届亚洲电影大奖,帅气走红毯,再被问到退出演艺圈一事,他直言:「下月1日就是退出演艺圈,这是最后一次现身。」 利路修去年就表示,想给粉丝一段时间适应,到愚人节的时候所有工作会结束,他的性格不适合娱乐圈。31岁的他今天还在红毯自嘲已经太老,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利路修做过很多任务作,像是店员、代购、模特、中文教师及翻译等,而当时他本来是作为翻译和老师去到「创造营2021」,结果录像才5天,他就因为帅气外型成为参赛选手。

    “被查税20年”! 加拿大老板怒告CRA”滥权骚扰”: 索赔$1亿加元!

    加拿大税务局(CRA)因涉嫌对一家企业进行长达20年的“滥权骚扰”,现正面临一场高达$1亿加元的诉讼。 图源:Daily Hive@JHVEPhoto/Shutterstock 据英文媒体Daily Hive报道,3月15日(周五),EquiGenesis Corporation 创始人Ken Gordon在安省高等法院提交了$1亿加元的索赔诉讼,并额外追讨$1,000万加元的惩罚性赔偿,指控CRA长期针对他的公司进行“不公正的审计和报复性打压”。 EquiGenesis是一家专门帮助高净值投资者利用税收激励投资机会的公司,Gordon称自己的企业在过去20多年里一直遭受CRA的“骚扰与滥用职权”,导致业务受损,并对“普通纳税人造成极大困扰”。 CRA为何被起诉? 诉讼称,CRA自2003年起,对EquiGenesis展开“税收庇护赠与计划(tax shelter gifting schemes)” 的审计,并试图阻止该企业的运营,尽管EquiGenesis的投资计划已获得加拿大税务局和税务法院的批准。 CRA此前曾多次警告纳税人,所谓的“税收庇护赠与计划”是指——某些投资项目承诺,捐款者能够获得的税收抵免高于或等于他们的初始捐款,而此类计划容易涉及“虚高捐赠收据”或复杂的交易安排,以实现避税目的。 然而,诉讼指出: EquiGenesis的投资方案完全合规,并已被CRA及税务法院多次认定为合法。CRA的审计目的是阻止投资者参与合法投资,而非确保合规。CRA拒绝对EquiGenesis提供预先税务裁定(Advance Tax Rulings),这一做法与以往惯例相悖。 企业怒批CRA:滥用职权,逼走投资者! Ken Gordon在声明中表示:“许多加拿大人都有被CRA不公正对待的经历,现在是时候反击了!CRA的官僚作风正在摧毁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他强调,自己是出于无奈才提起诉讼,因为CRA的做法已经严重影响企业运营,并导致数千名加拿大投资者陷入税务噩梦。 诉讼索赔内容包括: $1亿加元 —— 由于CRA的不当行为导致企业损失严重。$1,000万加元 —— 作为惩罚性赔偿,指控CRA滥用权力、执法不当。 对于这一重磅诉讼,CRA目前拒绝发表评论。Daily Hive向其求证时,CRA仅表示:“暂无回应。” 你怎么看?

    美特使:川普预计本周与普亭通话 盼结束俄乌战争

    美国特使威科夫今天接受媒体访问表示,美国总统川普预计本周与俄罗斯总统普亭通话商讨乌克兰战争的结束方式;俄罗斯全面侵略乌克兰的战争已经持续超过3年。 威科夫(Steve Witkoff)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访问说:「我预期本周两位总统将进行通话,我们也会继续跟乌克兰方面接触及对话。」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已经在13日晚间跟普亭(Vladimir Putin)会面的威科夫还提到,他认为川普(Donald Trump)与普亭的通话将会「非常好而且正面」。 路透报导,川普正试图让普亭接受停火30天的提议,乌克兰已经在上周表达支持这项提议。 川普近日曾警告,除非达成停火协议,否则莫斯科与基辅当局之间的战火有可能演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 克里姆林宫14日指出,普亭已经通过威科夫向川普传达停火计划相关消息,且对于达成结束战争的协议表达「审慎乐观」。

    Breaking

    天气忽冷忽热易诱发心肌梗塞 医师警告五大高危险群

    台湾近日天气忽冷忽热,国健署呼吁,每当气温骤降与突然回温时,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增加,民众应做好保暖工作。台湾心肌梗塞学会理事长、北医附医心脏内科主治医师黄群耀指出,心脏疾病是国人第二大死因,从近年的数据分析,心肌梗塞的致死率持续攀升,仅次于癌症。 黄群耀表示,冬季是心肌梗塞好发的季节,但是春天乍暖还寒温差大,当气温急速变化时,血管剧烈收缩,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发作危机。尤其,温差大比低温更致命;而血管有问题的人,也可能因为血管瞬间扩张而让血管壁破裂损伤,有致命的危险性。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依据国健署2023年国人死因统计结果,心脏疾病的死亡人数共2万3424人,平均每10个人就有1人因为心脏病致死;其中,约有逾1万7000千人罹患心肌梗塞。周日起,受大陆冷气团南下影响,各地气温明显下降,国健署提醒,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年长长辈,需特别注意头颈部、四肢末梢保暖。 心肌梗塞主要典型病征为持续性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有些人会因血液输出量下降,产生晕厥症状。黄群耀提醒,「喘」也是重要观察指针,通常发作进程为:胸闷、喘、冒汗、心悸,心肌梗塞常来的突然且无预警,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立即连络119抢时间送医。 黄群耀指出,有家族史、中高龄者、体重超标、三高患者、生活压力大的人都属于心肌梗塞高危险群。而心肌梗塞容易复发,一旦曾发生过,更要严格控制饮食且养成规律作息,并遵从医嘱服用药物,严谨遵守预防事项并按部就班治疗,可有效防止再次发作。 国健署提供保暖护心3诀窍,提醒民众注意心脏病征兆,并定期健康检查揪出心血管问题源头。 1.低温时段谨慎外出 清晨及傍晚是温度最低的时段,建议避开低温和温差较大的时段出门,预防温差对心血管健康造成危害。 2.多层次穿搭 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添衣物,并特别注意头颈部及四肢末梢的保暖,穿着除保暖外,亦须注意灵活活动,小心绊倒。 3.定期量血压 建议一年至少落实1次「722」居家自我血压测量,连续「7」天量测、早上起床及晚上睡觉前各量一次,总共「2」次;每回量「2」次取平均值。

    教宗方济各住院月余 教廷首公布照片似可自主呼吸

    天主教教宗方济各2月14日因呼吸道感染住院,之后恶化为双侧肺炎,但近来病情已经稳定。教廷今天公布教宗住院接受治疗以来的首张照片,照片显示他似乎没受辅助可自主呼吸。 现年88岁的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因为严重呼吸道感染于2月14日被送往罗马杰梅利医院(Gemelli Hospital),且需要持续接受治疗,自此后他就没有公开露面。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温哥华VS多伦多,谁的房产市场更抗跌?有数据有真相

    据Financial Post报道,近年来,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多次波动,尤其是多伦多和温哥华这两大最昂贵的市场。两者近来的表现均弱于加拿大其他主要城市。 然而,面临相似的经济挑战,大温地区(GVA)的房地产市场却比大多地区(GTA)更加稳固和抗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温房市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销售数据对比:大温房市表现更强劲根据TD Economics的最新报告,过去三个月,大温地区的房屋销售量同比增长了21%,而大多伦多地区的增幅仅为8%。2月份全国住房销售量均出现下滑的背景下,大多伦多地区的销量更是跌至周期新低。销售额环比下降29%,为疫情爆发以来最大的单月跌幅。 销售量的差异在公寓市场尤为明显。2025年1月,大温的公寓销售量同比增长了14%,而大多地区却下降了12%。同时,大多伦多地区的公寓市场供过于求,大温地区的供需则更为均衡。从价格角度看,尽管两个市场的房价都从疫情高峰有所回落,但大温地区的跌幅明显较小。 大温的平均房价和基准房价分别比疫情峰值下降了6%和4%,而大多伦多地区这两个指标的跌幅都高达15%。房价可负担性:大温房价更合理尽管大温地区的房价依然高企,但其可负担性在疫情期间并未像多伦多那样急剧恶化。大多的房价在疫情期间因超低利率而飙升,而大温则在2018年和2019年通过外国买家税、土地转让税等政策提前降温了市场。到2019年底,大温的房价已经开始回落,而大多伦多地区的房价却同比上涨了8%。 这种差异使得大温房市在利率上升时表现出更强的抗压能力。多伦多的房价因可负担性问题而更加脆弱,而大温的房价则相对稳定。政策干预:大温房市提前“降温”BC省政府在2018年和2019年推出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降温措施,包括提高外国买家税和土地转让税。这些政策有效地抑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使得大温房市在疫情前就已经开始调整。 相比之下,大多伦多地区的房价在疫情期间因低利率和政策宽松而迅速攀升,导致市场泡沫更大。这种政策干预的差异使得大温房市在面临经济不确定性时更具韧性。大多伦多的市场则因前期涨幅过大而更加脆弱。供需关系:大温公寓市场更平衡大多伦多地区的公寓市场尤其脆弱。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给销售和价格带来压力,而人口增长放缓和酝酿中的关税战则加剧了这种压力。 该地区的公寓市场目前正面临严重的供过于求问题——公寓销售与挂牌量比例比长期平均水平低了60%。而大温的这一比例是其长期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大温的公寓市场虽然也有一定的供应压力,但并未出现多伦多那样的“库存过剩”现象。 供应过剩和投资者需求减弱的双重压力之下,大多伦多地区的公寓价格已连续一年下跌。BC省房地产协会首席经济学家Brendon Ogmundson指出,大温的公寓市场目前处于“略微偏向买方”的平衡状态,而大多伦多地区则因供应过剩而面临更大的价格下行压力。 经济前景:大温更具发展潜力大温地区的经济前景也为房市提供了支撑。作为加拿大西海岸的重要城市,温哥华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还受益于和亚洲市场的紧密联系以及移民人口的持续增长。 相比之下,多伦多的经济虽然同样强劲,但其房市更多地依赖于本地需求和投资活动。此外,大温的住房建设活动比多伦多更加活跃。根据TD Economics的数据,大温的住房建设量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较高水平,这为未来的住房供应提供了保障,也有助于缓解房价上涨的压力。外部因素:关税战对大温影响较小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给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大温房市的表现却比多伦多更加稳健。 TD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Rishi Sondhi指出,大温房市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更具韧性,部分原因是其可负担性条件更好,且公寓市场没有多伦多那样的供应过剩问题。今年整体开局疲软将使两个市场在2025年都难以实现正向销售和价格增长,经济不确定性将对买家和卖家造成压力,从而对价格造成影响。“这抵消了低利率、两个市场被压抑的住房需求、处于购房黄金年龄段的加拿大人比例增加以及更宽松的抵押贷款规则带来的支持。” 不过,大温的房地产市场更有能力抵御动荡,价格弹性也较大,今年的整体表现预计也将好于大多伦多市场。综上所述,通过对比销售数据、可负担性、政策干预、供需关系和经济前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温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比大多伦多地区更加稳固和抗跌。大温房市在疫情期间的调整更为温和,政策干预也更为及时,加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使得其在面对经济不确定性和外部冲击时表现得更加稳健。对于大温的居民和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尽管未来仍可能面临挑战,但大温房市的韧性和潜力使其成为加拿大房地产市场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信息来源:Financial Post, Yahoo...

    吃餐饭最少这个数?加国”小费文化”失控引不满

    近年来,小费文化成为加拿大社会热议的话题。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消费者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小费压力。然而,根据 H&R Block 公司最新的调查结果,大多数加拿大人认为当前的小费标准过高,他们实际愿意支付的小费比例远低于 18%。 小费文化“失控”,公众感到不 根据加拿大narcity的报道,调查数据显示,94% 的加拿大人认为小费文化已经“失控”,90% 的受访者认为目前的小费比例过高。此外,付款机上的小费提示往往要求消费者支付 18% 或更高的小费,这种做法让许多消费者感到不满。 尽管如此,超过半数(57%)的加拿大人仍然会支付小费,主要是出于社交压力,他们担心不支付小费会显得尴尬或不礼貌。 公众认可的合理小费比例远低于行业标准 当被问及对各种服务的合理小费比例时,加拿大人的回答显示,他们的理想小费远低于当前行业标准: 餐厅服务员:13%(行业标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