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新教宗5月18日举行就职典礼 梵中路线仍不明朗

    新任教宗良十四世。(美联社)

    教宗良十四世18日举行就职典礼,他16日首度接见外交团,各界原预期借此剖析其地缘政治观点,但抓住各大外媒焦点的,反而是他对性别议题表态,呼吁扶持「以一男一女结合为基础的家庭」。新教宗对梵中关系路线仍不明朗。

    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18日将举行就职典礼,意大利外媒协会邀请美国宾州维拉诺瓦大学(Villanova University)神学教授法吉欧利(Massimo Faggioli)、资深梵蒂冈评论员艾伦(Elise Allen)座谈,解读良十四世的思维与领导风格。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中央社记者在会中询问,良十四世对台梵中关系是否可能采取不同路线,例如针对梵中签署的主教任命协议,中国日前在教宗空窗期间选出两位主教,让此一协议更具争议;此外,教廷与台湾有邦交,中国从不讳言改善梵中关系具政治目的,亦即希望教廷放弃台湾。

    法吉欧利回应指出,2018年签署的梵中协议,在某些国家,特别是美国,现在不只右派反对,左派也反对,前联邦众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先前受访时即曾严厉批评,她不能理解教廷为何要与中国签署这样的协议。

    法吉欧利说,梵中协议对教廷当然是个里程碑,他曾描述这个协议或许是「最好的坏主意」(the best bad idea),如今他仍这样觉得。

    至于梵中协议未来走向,法吉欧利表示,这主要取决于新教宗的想法,及教宗选定的教廷国务院长;但也会受到中国政府作法影响,因为这是双边协议,双边必须共舞。

    亚洲新闻(Asia News)4月29日报导,中国在教宗空窗期,违反梵中协议,选出曾任政协委员的吴建林当上海教区重要职务,以及选出李建林担任河南新乡教区主教,李建林是河南省「禁止未成年人参加弥撒」通知书签署者之一。华尔街日报5月7日发表社论,呼吁新教宗认清梵中协议形同浮士德式的魔鬼交易。

    「中国政府已表态,即使在最微妙时刻,即教宗选举会议召开之际,中国也不担忧做出任何违反协议的行为。」法吉欧利说,现在美中对峙的话题在酒吧就像超级杯一样热门,良十四世作为美国出身教宗,不可能不意识到这个情况,「在几年前,或许可说只有右派不喜欢梵中协议,现在很多左派都反对,我认为这是教宗要面对的新局面。」

    美籍梵蒂冈观察家艾伦,在良十四世成为教宗前曾与他多次交互。她认为,不能将美中政治与梵中政策混为一谈,正因良十四世是美国籍,他会考虑到自己相关言行会不会被赋予更多意义,良十四世会有意识地去思考这个问题。

    艾伦分析,要比较看清良十四对中国采取的路线,第一指针是看他对国务院长的安排,是否任命新人选,若沿用过去主导梵中协议的院长帕洛林(Pietro Parolin),或可推论这就是新教宗选择的路线。

    艾伦表示,目前良十四世暂时留任包括帕洛林的所有教廷官员,至少显示这是新教宗刚开始的想法,「我认为良十四世目前展现态度是,现在梵中之间已有协议,虽可能被违反,但他不会迳自毁弃协议或退后,会先让事情保持现状,再看看情况如何。」

    艾伦认为,「我觉得良十四世想一步一步来,他不想操之过急,他想要对话。」梵中关系很复杂,现阶段很难断言新教宗的作法,之后可观察是否有人事变动再推论。

    法吉欧利也认为还需更多观察时间,他表示,过去梵蒂冈对共产世界或东方政权的外交模式,是根据20世纪欧洲天主教传统思维,帕洛林是传统教廷外交政策最杰出的代表,但今日天主教已处在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因此未来会如何演变很难预料。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