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印巴交战正炽、巴基斯坦不断宣布最新战报之际,昨天深夜美国总统川普突然在他的社群平台「真实社群」宣布,印、巴已同意实施「全面且立即的停火」;印度外交部也表示,印巴军事行动总司令预计周一再次谈判。两个拥核国打仗对全球来说简直是另类灾难,能停火当然是好事,但为何停火?影响若何?却也深深牵动各国政经、军事战略考量。
这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起于印控喀什米尔地区发生恐攻、平民死伤事件,印度坚持幕后系巴基斯坦主导,并拒绝巴国要求由国际组团调查的提议,随之于4月底美国副总统范斯访印后,率先对巴国发起断水及军事行动。当时有消息指出,印度总理莫迪在高层安全会议上表示,印度军方可以「自由选择」应对克什米尔危机的报复方式、打击目标和行动日期,何等豪气干云!
同一时间,却也传出所谓「机密文档」,指是印度研究分析局策划恐攻并嫁祸给巴基斯坦。但当时美方态度仍明显倒向支持印度「以行动维权」,也因此让支持巴方者怀疑,美国在这次印巴冲突中「扮演相当角色」,范斯与莫迪的会晤可能存在内幕。
随着印度率先展开军事行动,却是传出印度四架法制飙风战机一起飞,即遭巴国购自中国的两架歼-10CE压制,随后即是让印度灰头土脸的7日凌晨空战,依据巴国战报,系由歼-10CE击毁三架飙风、一架俄制米格29、一架俄制苏30,虽然印度否认,却陆续经法、美等国媒体或官方人士证实有飙风战机遭击落。
相对巴国的不断「官宣」,印度则是一改先前的硬气,更不断传出印度管制媒体、莫迪要求加强民防等不利消息;就连范斯也改口称,印巴冲突「从根本上来说不关美国的事」。
自此印巴气势堪称大逆转,随着巴基斯坦对印发起「铜墙铁壁」反击行动,巴方不断高调宣称摧毁印度「布拉莫斯」飞弹保存点、空军基地和机场,猎杀一名印度高官,甚至击毁印方七十余架无人机、瘫痪印度七成电网,还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俘获印度空军第17中队「飙风」战机飞行员。
虽然印巴两国宣传战持续、假战报四窜,但明眼人应可看出,印度这回可能已栽到家,再打下去只会更难看;另一方面,整体国力远逊印度的巴基斯坦也不可能打持久战,两国也才有着最新的顺着美国、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的调停台阶而下,并被川普率先官宣、收割调停之功。
川普虽然高兴宣布印巴停火,但综观整个印巴交火过程,又那有高兴的本钱,原因就在于,印度这次彻底暴露出其军事力量空有其表的重大短板,巴基斯坦则帮了中国大忙、以实战验证其武器系统的先进。印度的「落漆」,势难支撑川普第一任期即规画布署、应对中国崛起的「印太战略」,以及试图通过美、日、澳、印的四方安全对话等多边合作框架,逐步纳入韩国及东南亚国家以遏制中国经济与军事威胁的战略设想。
直言之,此次印巴十日争战,恐将成为「印太战略」的第一道破口,叠加上美国对全球掀起关税贸易战、威吓盟友渐失信任,美国只怕更要担心会不会形成骨牌效应。面对全球南方如此重大的战略格局变化,台湾与「印太战略」之间的关联若何,又岂能不作重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