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新台币领军的亚洲货币涨势恐怕还没结束,因为投资人开始押注关税冲击最坏时期已过,未来几个月谈判双方还可能出现更多让步。新台币周一延续上周五涨势,开盘短短十几分钟内一度劲扬近4%,报29.850元。
台币上周五单日劲升3%。外资涌入台股,押注美国企业对台湾半导体的需求仍将强劲。交易者透露,出口商预期美元可能续贬,开始大举抛售美元,让台币升势更剧。
不只新台币,近日因美元走势疲弱,亚洲多数货币都大幅升值,各地央行也被迫出手干预,避免汇率过度波动。
香港金融管理局上周五卖出创纪录的港币,防止港升破和美元的联系汇率上限,以维持42年来的汇率制度稳定。因应新台币单日升值幅度创1988年以来新高,台湾的中央银行也进场阻升台币。离岸人民币则升至去年11月以来最强水准。
高盛(Goldman Sachs)由分析师 Kamakshya Trivedi领衔发布报告中指出:「随着美元承压,加上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升高,未来利率可能走低,让亚洲出口商持有美元存款的风险和报酬结构出现明显变化。」高盛预测,人民币、台币和马元等亚洲货币会继续升值。
这波预期心理转变的背后,可从亚洲货币选择权和无本金远期合约(NDF)交易量激增看出端倪。上周五,台币、韩元和港币都挤进全球最活跃交易的前八大货币选择权之列,当中美元兑台币更是NDF合约的交易量冠军。
彭博指出,台湾长期维持庞大的经常帐顺差,但实质有效汇率这几年却一路贬值,造成这结果的一部分肇因于台湾寿险业庞大的海外(尤其美国)债券投资部位却未实施足够的汇率避险。
经济学理论和2008年金融海啸后的经验都指出,庞大的经常帐顺差应该带来本币升值。上周五台币劲升,多少弥补了过去几年累积的偏差,若当局不干预,这条修正之路还会继续下去。但如果央行再度出手,无疑正中川普打击货币操纵的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