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对等关税」风暴冲击引发全球股市剧烈震荡,陆媒访问专家看法认为,关税风暴预计会引起更深远的影响,世界贸易体系将重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刘煜辉则表示,要破关税战,最好的进攻是「零关税」,形成「零关税同盟」对美国的包围态势。
银柿财经7日报导,刘煜辉表示,与2018年时比,目前的美国远比那时脆弱,面临股市高估值、高通胀、高利息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则是在2016年就启动金融去杠杆,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爆的雷早爆了,今天中国的供应链远比那时候强大。」
刘煜辉认为,要破关税战,最好的进攻是「零关税」,可以率先对东南亚、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行零关税谈判,有意识形成「零关税同盟」对美国的包围态势。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姚洋则称,大陆政府工具箱里还有足够工具使用,以刺激国内需求。如财政方面,地方政府的专项债还有很大发挥空间,今年地方政府的专项债是4.4兆(人民币,单位下同),可再增加2兆甚至3兆,只要政策得当,并不需要特别担心川普的关税,会对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冲击。
姚洋提到,川普的关税政策,将使美国物价上涨,老百姓感受会非常强烈。「如果到了明年中期选举的时候,物价还在上涨,共和党的选情会受到影响。」
东南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华生认为,根据川普喜欢「极限施压,再谈判妥协」的特点,估计多数谈判会以互让妥协告终。但在这种全球贸易秩序的重构过程中,无论是逆差还是顺差的大国,都会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对于中国而言,最根本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华生指,去年下半年,大陆中央政部「一揽子经济增量政策」的组合拳,可以理解为「四支箭」:一是金融支持资本市场的政策;二是财政化债政策取得相当成效;三是针对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恢复和稳定企业家的信心;四是要解决楼市的止跌回稳和全面振兴内需。「这是关税战激烈、外需受限的情况下,如何真正发展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关键。」
北京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鞠建东表示,接下来,中美两国将直接竞争,互相拉「朋友圈」,美国已经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开始与各国谈判。谈判的目的,一方面是建一个「围堵中国的60%的关税墙」,另一方面,在以美国为主的「朋友圈」,复兴美国主导的制造业,中国须快速行动,建设中国的「朋友圈」,打破美国的包围。所以,下一步中美两国在全球贸易体系的竞争,就是「包围」与「反包围」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