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何以追求经典?从玩乐团到环球音乐总监 陈君豪探索自我

    2024年陈君豪凭借为杨乃文制作的专辑《Flow》获得「最佳专辑制作人奖」。(图片提供/陈君豪)

    陈君豪的身份很多,他编曲、当制作人,是乐团「佛跳墙」的吉他手,也是独立厂牌「福禄寿音乐」联合创办人。今(2025)年,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是环球音乐台湾公司A&R总监,「这是我第一份正职工作。」陈君豪笑着补充道。

    在社群媒体公布这个好消息时,他也不忘开个玩笑,提及2017年首次以个人身份拿下金曲奖最佳单曲制作人的当晚,妈妈语重心长地问他是否可以找一份正常的工作了。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即使在那之后,陈君豪成为业界公认的「金奖制作人」,打造出蔡依琳的《Ugly Beauty》、徐佳莹的《心里学》、杨乃文的《Flow》、吴青峰的《马拉美的星期二》等一张张叫好又叫座的华语专辑,妈妈依旧放心不下,担心他忙得太累,前年甚至打电话问他要不要去妹妹的诊所当店长,可以比较轻松。

    那妈妈得知陈君豪终于有了份「正职工作」应该很开心吧?「可是,因为我这几年收入比较不错,她反而觉得我去公司上班,可能收入会变少耶。」他笑着说,没办法,妈妈嘛,总是有操不完的心。

    A&R总监忙什么?

    A&R是「artist and repertoire」缩写,字面上的意思是艺人与剧目,实际上要做的事情,陈君豪分两个层面来说明。

    从感性面来看,这份工作是要为艺人找到合适的形象与歌曲,协助他们找到适合的姿态发光发热,与陈君豪过去在担任制作人时的工作内容较为相似;然而,理性层面却是另一回事:排行点阅数据的分析,还有那些关于预算投入、回收时程等精密算计,这是他过去未曾涉猎,如今得与法务、财务多多学习的部分。

    陈君豪涉猎多种音乐工作,身兼编曲人、制作人、吉他手等多重身分,也曾担任《一起听团吧》的评审老师。(图片提供/陈君豪)

    要学、要忙的事情很多,不过陈君豪早有心理准备,「其实我的音乐生涯算运气蛮好的。」他说。成长在一个音乐巨变的时代,2007年刚入行时,整个产业逐步萎缩,学习门槛却依然高昂、资源也几乎掌握在前辈手上。然而,等他们这一代音乐人有些累积时,串流兴起、制作门槛变低,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家里做唱片,前辈的重要性也不再如过往那般绝对。可在这样的巨变里,他还能拥有不错、稳定的音乐工作,加上当了爸爸后开始感受到「社会责任」的重量,于是决定试着投入一些传承的工作,学习管理和带人。

    这个时代的音乐人可以轻松通过串流平台、社群媒体观察流行趋势,却也因此容易创作出过于相近的作品,「但这没有不好,因为流行本来就是大家在做同一件事。」陈君豪认为,音乐好不好听终究是主观的感受,但如果要在商业市场中有一定的成绩,就必须找到「与众相同也与众不同」的微妙平衡,「如何在大家的听觉习惯中放入属于自己的特色,是能否在商业上成功的关键之一。」

    结束上午在环球的工作后,陈君豪多半会回到录音室,继续投入制作或录制歌曲的创作中。(图片提供/陈君豪)

    陈君豪举例说明,像Newjeans刚出道时的曲风,就巧妙地在流行中融入了英国早期的电子曲风如格鼓打贝斯(Drum and bass)、英国车库(UK garage)等。而BLACKPINK的成员在单飞后,推出的个人专辑则将各自的东方元素与特性带入流行曲风,依旧符合主流口味,却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流行音乐千变万化,要在其中生存,得敞开心胸接纳各种变化,也得懂得向内探索自己的可能,「面对市场时,我们必须变得渺小、谦卑,但当回到创作音乐时,我们依然要把自己放大,这是两个不一样的逻辑。」

    人生总有中二屁孩时

    如今的陈君豪,字字句句都能说出流行音乐的博大精深,但年轻时的他,也曾有过一段觉得流行音乐不过是「大便」的时期。当时,他觉得玩音乐就是要摇滚,要以一把吉他争霸天下。「摇滚本来就是一种反叛,主流的相反精神嘛。以前的我就是不听,也鄙视流行音乐。」

    陈君豪最早以乐团Formula的吉他手身分踏入音乐圈。(图片提供/陈君豪)

    陈君豪说过去的自己可真的中二,甚至曾把苏打绿视为「死敌」。2004年时,他的乐团Formula在京华城唱跨年,一开始观众都不怎么搭理,快结束时人潮却逐渐涌入,为的都是接下来登场的苏打绿,气得陈君豪牙痒痒,心想「不就是个流行学生乐团吗?」直到苏打绿上台,青峰开始演唱,才不得不承认他们真的很厉害。

    然而,陈君豪真的领教到流行乐的威力,是来自恩师制作人黄中岳的震撼教育。当时黄中岳在为歌手戴佩妮找乐手,直接把他拉来录音室里试弹一段木吉他,结果一试弹烂到连自己都很讶异,于是开始每天练习,「那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不是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在做流行音乐时,身为一个吉他手你不再是主角,你要去思考怎么帮助歌手、让音乐加分,这是team work。」

    黄中岳带给陈君豪的启发,不仅是制作技巧、提携后辈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他说过的一句话:「音乐,就是人的表现。」

    想要做出什么样的音乐,得先让自己浸润在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心境里。做嘻哈,就要有嘻哈的态度,跩一点没问题,但要有本事,了解背后的文化精髓,只懂点皮毛是说服不了任何人的。若想创作疗愈人心的歌曲,自身是否真的懂得体贴、温暖,那是无法假装的关怀。无论什么类型的创作,真诚始终是最重要的。

    先聆听才有可能性

    说来或许有些唐突,不过陈君豪热爱钻研量子力学、宇宙学等,最近正沈浸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制作人之一,瑞克·鲁宾(Rick Rubin)所撰写的书籍《创造力的修行:打开一切可能》。

    这并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激发创意灵感的工具书,里头探讨的内容反而更像是门玄学课程,书中谈论的理念与「阿卡西纪录」(Akashic records)颇为相近,说着人在浩瀚的宇宙消息之中只不过是个媒介,如果愿意敞开自己,接收消息的流动,那么创意便会从中诞生。

    环球音乐台湾公司A&R总监——陈君豪。(图片提供/陈君豪)

    「最近开始研究这些,其实有一个私人原因。我们家小孩有阴阳眼,这样的通灵能力其实也与阿卡西纪录的概念有点相似,都是接收某些消息。对我来说,研究这些是想让自己更open-minded,不缺省立场,尽量去接收、去感受世界的各种可能性。」陈君豪说道。

    「现在什么都太快,大家都急着表达,甚至没时间好好了解事件的本质,就急着先有立场,世界也因此越来越二元化。」尤其作为一个创作者,陈君豪更时刻提醒自己必须先吸收、沈淀,慢慢整理,才能孕育出更多创作的可能,「讲起来或许有些空泛。但我是个很铁齿又很理性的人,所以感触特别深。在所有资讯流里,我们就真的只是个载体而已。」

    陈君豪担任过多场演唱会的音乐总监,其中包括苏打绿的《二十年一刻》。(图片提供/陈君豪)

    够爱吗?

    然而,生活在世道的湍流里,要不着急、焦虑很困难。

    「我其实也不是个有天份的人。」陈君豪坦白地说。他认为,走在音乐这条路上,看的不是资质,而是你够不够热爱,「以前我根本没什么工作,收入也不稳定,可是我愿意为音乐牺牲。我甚至早就想好,就算一辈子都赚不了钱,还是可以老了之后,继续在便利商店边上大夜班边轮班玩吉他。那是很实际的最坏打算,但我就真的很爱音乐。」走到现在,陈君豪依然有许多茫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嘛的时候,但他唯一确定的是:只爱音乐,也只想好好做音乐。

    「假如你对音乐足够热爱,那就不用考虑其他问题,继续做下去。」可是一旦这份热爱的心开始动摇了,陈君豪说再回头问自己:「我适不适合作音乐?」

    ▲陈君豪身兼乐团佛跳墙的吉他手,歌曲〈没人在听〉的MV叙述一个(虚构的)组团故事。

    「要去思考自己的武器是什么。」陈君豪这么说。你有什么特色?在娱乐跟媒体泛滥的时代,为什么别人要找你做音乐?要买单你的歌?

    就算是那些已经崭露头角,或拿下大奖的创作人也会遇到这样的困境,「其实有很多不错的音乐人,早期有新人红利、在市场上有新鲜度,自然显得很酷、很突出。但过了5年、10年,出到第二、第三张专辑后,新鲜感没了,那你留下的武器是什么?」此刻,陈君豪认为必须思考的是你创作的东西不只是「时下」,更要去思考,它是否能成为「经典」。一位歌手只要有一首经典歌就够了,就像每年圣诞节固定「解冻」的经典歌曲——玛丽亚·凯莉(Mariah Carey)的〈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

    ▲玛丽亚·凯莉(Mariah Carey)的〈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是每年圣诞节都会回归的经典曲目,几乎成为节庆的象征。

    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经典?陈君豪认为,这是现代创作新人少有的野心,「当然,享受当下不是坏事,但只有经历时间的淘洗,成为经典才能真正留下来。」现实就是这么残忍,所以「有爱」就显得格外重要。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真的会迎来众多创作者所焦虑的场景,也就是被AI取代的未来。但无论音乐、剧场、电影⋯⋯哪一样不曾被预言过衰亡与凋零,最后却顽强地活了下来?改变,始终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也不会因谁的意志而停下脚步。你想做什么?想爱什么?当热爱开始松动,怀疑悄悄浮现,那一刻,你还愿意选择留下吗?

    (本文经台北文创授权转载,原文刊载于此)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