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12441 帖子

    陈晓儿子北京转学 省3.66万美元学费?陈妍希说话了

    陈妍希与陈晓2月18日宣布离婚,风波却未平息,近日陈晓新欢是大陆女星毛晓彤,而两人儿子「小星星」则传出已转学减轻学费负担。陈妍希工作室忍不住发文澄清:「孩子没有转学,依旧在北京学习生活,没有所谓传闻,请停止无端猜测,请停止一切恶意传播。」 「双陈」在屡传婚变后终于认了离婚,同一天还因为狗仔卓伟暗示性强的「炸裂」揣测,逼得陈妍希发声明否认,「希望大家也多给当事人一些空间,一切以官宜文本为准。孩子是彼此之间最重要的人,任何无端揣测及伤害孩子的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请停止一切损害当事人基本权益的行为」。 但此举效果不大,各种传闻依旧满天飞,像是陈妍希可以分得陈晓约4.5亿台币(约合1373万美元)的财产,也有离婚「3条件」,包括陈妍希再婚要提前告知。但近日陈妍希未再有否认声明,反倒是「小星星」被媒体指就读北京国际学校1年学费超过120万台币(约合3.66万美元),为此陈妍希母子决定返台,除了陈家人可就近照顾,也可减轻负担,关于这个传闻,陈妍希通过工作室才于今日发文澄清。

    「小心这些面孔」ICE干员海报到处贴 扫荡无证客受挫

    福斯新闻网(Fox News)24日报导,写着数名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ICE)干员姓名、电话并附照片的西班牙文海报,在加州南部社区四处张贴之后,扫荡无证移民的行动因此中断。 报导指出,多个联邦执法机关证实,过去几天洛杉矶地区出现针对移民局干员的抗议行动,某些倡议人士把移民局干员与国土安全部国土安全调查处(Homeland Security Investigations,HSI)调查人员的个人数据做成海报,在洛杉矶地区以及加州南部大量张贴。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海报为西班牙文,标题写着「小心这些面孔」,内容指出照片上的配枪干员正在加州南部行动。海报内容指称移民局与国土安全调查处的政策让社区陷入恐惧、蒙受罪名,从家中把人「绑架」到街上,导致骨肉分离,社区破碎,「许多人在被关押于监狱或拘留中心的期间死亡」。 报导指出,包括移民局、联邦调查局(FBI)、联邦缉毒署(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DEA)在等等多个机关,原本23日下午要在南加州展开联合犯罪查缉行动,结果却因海报事件而中断。 海报是由哪个倡议团体张贴,目前仍不清楚,但移民局表示,已经知道问题并展开调查。 国土安全部发言人对福斯新闻网发表声明说,散布海报的人都将面临妨碍司法的究责,「这一点毫无争议」。 联邦调查局洛杉矶办公室发言人表示,任何人妨碍执法行动,包括危害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调查对象,都将面临司法部犯罪起诉。

    加拿大人怒了! 超12万人联署要求取消马斯克国籍!

    破12万加拿大人联署请愿要求取消马斯克加拿大国籍,指控其试图“抹杀加拿大主权” 近日,加拿大国内掀起了一场针对亿万富翁企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争议。 新民主党(NDP)国会议员查理·安格斯(Charlie Angus)发起了一项电子请愿,要求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Justin Trudeau)立即撤销马斯克的双重国籍身份和加拿大护照! 请愿书指控马斯克利用其在特朗普政府中的财富和权力影响加拿大选举,并从事“违背加拿大国家利益的活动”。 请愿书发起人、来自BC省纳奈莫的作家夸利亚·里德(Qualia Reed)表示,马斯克已成为“试图抹杀加拿大主权的外国政府成员”。 请愿书计划在国会新会期开始后提交至众议院。自上周四开始征集签名以来,截至周六晚,已有超过3.4万名加拿大民众签名支持;到周日早上,签名人数已突破7.6万,并持续增长。截至周日中午,签名人数已接近9万,几乎翻了三倍。截止现在(周日下午两点),签名人数已经突破了12万! 尽管议会电子请愿自2015年推出以来,部分请愿获得了广泛支持,但政府并无法律义务必须根据请愿内容调整政策。加拿大众议院网站将此类请愿描述为“引起公众关注或请求采取行动”的一种方式。 马斯克是南非比勒陀利亚人,但因母亲出生于加拿大里贾纳而拥有加拿大国籍。他目前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键顾问之一,被称为“政府效率部门”的负责人,致力于削减政府开支。特朗普政府曾威胁对加拿大产品征收广泛关税,并公开表示希望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这些言论激怒了许多加拿大人。马斯克也借用了特朗普的措辞,称特鲁多为“州长”。 上个月,马斯克多次在其社交媒体平台X上评论加拿大政治,强烈支持保守党领袖皮埃尔·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并称特鲁多为“令人难以忍受的工具”。这些言论进一步加剧了加拿大民众对他的不满! 请愿书指出,马斯克的行为不仅干涉了加拿大的内政,还试图通过其影响力削弱加拿大的主权。请愿书呼吁政府立即采取行动,撤销其加拿大国籍,以保护国家利益。 加拿大国会预计将于3月24日复会,但普遍预计在议员们返回之前将举行大选。请愿书将持续征集签名至6月20日。 马斯克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家,因其在特斯拉、SpaceX等公司的成就而备受瞩目。然而,他在政治领域的介入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期间,马斯克被任命为顾问,参与政府效率改革,这一角色使他在加拿大民众中的形象更加复杂。 加拿大与美国的关系历来紧密,但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和针对加拿大的关税威胁使两国关系一度紧张。马斯克作为特朗普的顾问,其言论和行为被视为对美国政策的支持,因此在加拿大国内引发了强烈反弹。 此外,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表现也让他成为舆论焦点。他不仅频繁发表政治观点,还多次与公众人物发生争执。这种高调的作风使其在加拿大民众中的支持率进一步下降。 尽管请愿书获得了大量签名支持,但根据加拿大法律,政府并无义务必须根据请愿内容采取行动。然而,这一事件反映了加拿大民众对国家主权和外部干预的高度敏感。随着大选的临近,特鲁多政府可能会面临更多关于如何处理与马斯克相关问题的压力。 新闻信息来源:https://nationalpost.com/news/canada/elon-musk-canadian-citizenship-petition https://www.ourcommons.ca/petitions/en/Petition/Details?Petition=e-5353

    加拿大2025年夏令时要来了!这次冬令时真的要被废除了吗?

    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迎来一个“小烦恼”——夏令时(Daylight Saving Time, DST)要回来了! 2025年加拿大的夏令时将在3月9日(周日)凌晨2点正式开始,届时大家需要把时钟拨快一小时,变成凌晨3点。 这意味着,那天你会少睡一小时,但天黑得更晚了! 夏令时是怎么回事?为啥要调时间? 夏令时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他提出通过调整作息时间来充分利用天然光照,从而减少蜡烛等照明的使用。现代的夏令时制度是在20世纪初期正式推广,目的是节约能源,让人们在晚间拥有更长的自然光时间。 加拿大大部分地区(除萨斯喀彻温省和部分地区外)都遵循夏令时,每年3月的第二个周日开始,11月的第一个周日结束。2025年的夏令时具体时间如下: 📌 开始时间:2025年3月9日(周日)凌晨2点,调快一小时(变成3点) 📌 结束时间:2025年11月2日(周日)凌晨2点,调回一小时(变成1点) 虽然夏令时的初衷是为了节约能源,但近年来,它的实际作用备受争议。 ✅ 好处: 白天更长,晚上更有活力:夏令时期间,天黑得晚,人们有更多时间户外活动,商店、餐厅的生意也会更好。 减少能源消耗:理论上,天亮得早,晚上少用灯光,可以减少电力消耗。 减少交通事故:因为天亮时间更长,开车出行的可见度更高,事故率相对降低。 ❌ 坏处: 影响生物钟:每年两次的时间调整,容易让人感到疲惫,甚至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和健康。 工作效率受影响:刚调整的那几天,很多人容易感到困倦,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下降。 节能效果存疑:一些研究表明,虽然夏天用电减少了,但由于早晨时间变短,冬天取暖和早晨照明的电费反而增加了,整体来看节能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加拿大关于“废除冬令时,全年保持夏令时”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BC省、安省和魁省都已经通过了相关法案,只差一个关键问题:美国还没同意! 为什么美国的态度这么重要?因为加拿大与美国有大量经贸往来,如果两国时间不一致,会给跨境贸易、交通、金融市场等带来很多麻烦。目前,美国也在讨论废除冬令时的议案,但还没有正式落实。 如果美国最终决定全年维持夏令时,那么加拿大极有可能紧随其后,到时候冬令时将成为历史,我们再也不用每年调来调去折腾自己了! 今年还是要调!别忘了3月9日拨快一小时! 虽然废除冬令时的计划还没最终敲定,但至少2025年,我们仍然要调整时钟。记得3月9日睡前调快一小时,免得第二天上班迟到! 另外,调整生物钟的最佳方式是提前几天开始慢慢调整作息,让身体适应时间变化,避免突然改变影响精神状态。 你觉得夏令时有必要吗?你支持全年固定夏令时,还是维持现状?

    开喷! 加国移民部长点名这个国家留学生太多了! 签证到期别想拿pr

    加拿大移民部长吐槽:大学招了太多印度学生,以后得搞点“多样性”! 加拿大移民部长马克·米勒(Marc Miller)最近在安大略省布兰普顿市的一次媒体圆桌会议上直接开怼,说加拿大的大学从印度招了太多学生,以后得让国际学生的来源“多样化”一点。他还强调,加拿大得把移民政策从“拼数量”拉回到“拼质量”上。 米勒这番话是在布兰普顿市的一次活动上说的。布兰普顿是加拿大受移民潮冲击最大的城市之一。自从2021年特鲁多政府放开移民政策后,加拿大人口猛增,过去三年里多了290万人,平均每个月都有8.1万新移民进来!其中很多人是拿着临时签证来的。根据加拿大统计局去年11月的一份报告,现在加拿大有300万非永久居民。 布兰普顿的移民增长特别猛,直接成了加拿大人口增长最快的大城市。光是2021年到2022年这一年,人口就涨了89,077人,创了纪录。不过,人多了问题也来了——房租涨得飞快,找工作的人也挤破头!比如,2023年布兰普顿一家中型超市招人,结果几百号人排队应聘,队伍都绕了街区好几圈。 为了应对人口暴涨的压力,米勒去年10月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对永久和非永久移民都设了更严格的配额。他在布兰普顿的活动上直接摊牌,说很多临时居民的签证到期后可能拿不到永久居留权,他们的“希望可能会破灭”。 米勒说:“接下来会是一段艰难的日子。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就得让一些人的希望落空了。”他还强调,“没人能保证你一定能拿到永久居留权。”他补充说,解决办法不是“因为某些人不想走就随便给他们发签证”。 米勒把移民激增的锅甩给了高校、省级政府和其他“搞事情的机构”,说他们有时候用欺诈手段大量引进国际移民。他承认,“可能以前监管得不够严,但过去的事已经没法改了。” 米勒还点名批评加拿大的大学和学院,说它们太依赖印度学生了。有些时候,印度学生占了加拿大国际学生总数的一半。他说:“高校老是从一两个国家招学生,反复薅这些国家的羊毛。我们希望看到学生的来源更多样化。” 他要求高校在招生时“多动动脑子”,还建议它们“多花点钱去吸引更多国家的优秀人才”。 这次活动刚好赶上米勒办公室发布数据,显示光是2024年,就有5万名持学习签证来加拿大的人压根没去学校上课!另外,加拿大还出现了越来越多学生申请庇护来逃避被驱逐出境的情况。2024年前9个月,就有1.4万名持学生签证的人申请了庇护。 米勒对此很不满:“你来加拿大一年后,才说自己在老家活不下去了要申请庇护,这明显说不通啊。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不该让你走这个程序。”现在,加拿大庇护申请的等待时间长达三年,这期间申请人可以留在加拿大,还能拿工作许可和政府福利。 米勒说,如果国会没休会,他就准备提个法案,让处理学生庇护申请的速度“快一点”。 有意思的是,这次圆桌会议前几天,加拿大刚刚因为边境安全问题躲过了美国可能加征的关税。米勒提到,加拿大从美国那边接收的非法越境者比美国从加拿大接收的多得多,但他也承认美国在边境安全方面的担忧有点道理。他指出,美国北部边境经常抓到从蒙特利尔和多伦多皮尔逊机场入境的外国人。 米勒说:“这明显不对劲,我们得把签证发放管得更严一点。” 总的来说,米勒的发言反映了加拿大政府对当前移民政策的反思,尤其是在国际学生和临时居民管理上的问题。以后,加拿大可能会更看重移民的质量和多样性,而不是光顾着凑人数了! 新闻信息来源:https://nationalpost.com/opinion/immigration-minister-says-canadian-universities-bringing-in-too-many-indian-students?taid=67b8c9b449d0c40001cee3fa&utm_campaign=trueanthem&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twitter

    Breaking

    东河隧道拟关闭 长岛铁路通勤族恐受影响至2028年

    美铁(Amtrak)计划关闭东河隧道,修复「超级风暴珊迪」(Hurricane Sandy)造成的损坏,可此举预计将影响长岛铁路(LIRR)的班车服务,令搭乘铁路的通勤族接下来几年将面临艰难时期。州长霍楚(Kathy Hochul)发布声明,呼吁美铁重新考虑方案。 大都会运输署(MTA)对此发出警告,若美铁如期关闭宾州车站最重要的铁路隧道之一进行维修,恐将影响长岛铁路的列车班次,并导致服务减少。 联邦铁路局表示,全面关闭是修复连接曼哈顿、皇后区、长岛与新英格兰地区的东河隧道唯一方法,该隧道早在2012年10月就已严重受损。美铁计划未来三年内施工四条隧道中的两条,预计将影响长岛铁路与新泽西交通局(NJ Transit)乘客,整项工程预计将于2028年完工。 MTA表示,美铁的全面关闭计划风险过高,长岛铁路局长傅瑞(Rob Free)说,「自从中央车站麦迪逊(Grand Central Madison)激活后,我们已调整班表,以配合这项工程。但他们施工方式风险相当大」。傅瑞指出,「最大的风险在于,若出现平常也会发生的故障,将可能导致停驶情况增加,最终产生严重的服务中断。」 霍楚则呼吁美铁重新评估计划,并在信中敦促对方寻求替代施工的方式,减少对乘客的影响。霍楚建议改采「原地修复」模式,在夜间与周末期间施工,维持平日列车正常运行。 目前,美铁纽约至奥伯尼(Albany)路线的班次已大幅减少,许多通勤族直到4月29日才得知这一消息。美铁证实,为配合这项总金额16亿元的工程,该路线班次减少了20%。美铁在声明中表示,将尽量减少影响,并计划「每次关闭一条隧道,以维持大部分列车服务。」 帝国线(Empire Service)由州交通厅(NYSDOT)支持,2024财年载客量突破200万人次,创下历史纪录。美铁先前已宣布,为配合东河隧道整修工程,将减少纽约市与奥伯尼间的每日来回班次各两班。

    勿念、速回…杭州「最后的电报」爆打卡潮 有人发近300封

    杭州5月1日起全面停止电报业务,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4月30日趁最后一天赶来杭州发电报,发电报的人挤满电信营业厅,无法前来的网民则请人代发,有人代发了近300封「告别电波」。从国中生到中老年人,他们有人为子女留存「时光胶囊」,年轻人则多写一些「无厘头」的内容,留下他们关于电报的最后记忆。 红星新闻报导,「发电报」,这个带有浓重时代印记的行为最近在社交媒体上火了。因为杭州在5月1日全面停止电报业务,此后,全国仅剩北京可以继续提供发电报的业务。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4月30日,杭州电报业务的最后一天,当天到武林广场电信营业厅发电报的人坐满大厅,他们中不仅有杭州本地的市民,还有很多全国各地的网友在社群平台上找人来代发,他们都希望能够留存下关于电报的最后记忆。 25岁的江先生当天来到这里发了一封电报,「杭电台将停,谨留存」留作纪念。「这是我第一次发电报,应该也是最后一次了。」江先生坦言,自己对电报的认知多源于谍战片中的「滴滴」声,「虽然没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年代,但我喜欢看老电影,也喜欢那个年代的文青。」 江先生说,当天上午,他手写填单、支付每字0.14元人民币的资费,陆续发出三四十封电报。其中既有朋友托付的「村里发蛋了,速回」等戏谑内容,也有郑重写下的家书式问候「身体健康,生活如常,勿念」。 接近中午,营业厅内座无虚席。江先生发现,除了像他这样「打卡留念」的年轻人,也有很多是来重温旧时光的中老年人。 杭州市民徐女士在下午来到了这里,打算给自己发一封电报。她说,了小时候的记忆,打算留给自己一点东西,「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聘婷,披着情绪的花,供无尽的回忆。」她写道。 大概两个月前,何先生得知杭州还可以发电报,就从深圳赶来,给自己发了一封。让何先生有些意外的是,不少人找他帮忙,从4月27日下午开始,他发出了近300封电报,每天都会写下2500字左右。委托他帮忙的人来自全国各地,从新疆乌鲁木齐到海南三亚都有,年龄跨度从国中生到中老年人。其中,有父母为子女留存「时光胶囊」,有人给朋友发去「抗癌成功的祝福」,更多年轻人则写下一些「无厘头」的内容或是一些喜欢的歌词。 这几天,因为电报业务的火爆,何先生在营业厅里见到不少「限时返场」的老员工来支持工作。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曾骑着挎打摩托车送电报的老员工,「他很感慨地说,以前是送电报,今天却是送走电报」。 在现场,何先生见证了很多年轻人提笔忘字的尴尬、父母带着孩子来发电报的温情,以及中老年人谨慎的回忆。

    「台湾对美国支持有信心」陆委会邱垂正接受半岛电视台专访 曝最担心1件事

    中华民国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邱垂正接受半岛电视台英文频道独家访问时表示,尽管台湾民众普遍担心,美国总统川普可能会利用台湾作为与中国大陆打交道的谈判筹码,但台湾对美国的支持有信心。 邱垂正通过翻译告诉半岛电视台,「台湾和美国拥有非常强大与牢固的关系,而台湾拥有美国国会的跨党派支持」。他说,不同于美国和中国大陆,「美国和台湾拥有前所未有的密切关系」。不过,全面评估川普第二政府的影响还为时过早。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邱垂正说,「川普政府上任不到3个月,台湾政府将继续观察」,并表示,「台湾政府有非常一致的立场,保护我们的主权,我们的自由和民主」。 半岛电视台指出,虽然台北正采取观望态度,但川普的「美国优先」论调和政策已引发许多台湾人担忧,川普可能抛弃台湾换取中国在贸易谈判让步。尽管存在种种担忧,邱垂正表示,他相信华府绝不会接受北京提出的「无理要求」,改变美台关系。 邱垂正表示,台湾有许多可提供给美国,从华府旨在制止中国扩张的战略位置,到身为世界最重要芯片制造方的地位。邱垂正表示,「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向美国人民证明,台湾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我们无法取代」。 邱垂正向半岛电视台表示,台湾政府继续尝试通过官方管道与北京沟通,以经由工商界、非营利部门和学术界的中间人进行联系,但他批评中国与在野国民党的沟通,将此形容为北京对台分而治之和「统一战线」战术的一部分。邱垂正表示,「我们正不断面临统战、渗透和台湾社会的分裂,他们无所不在」。 半岛电视台指出,台湾2024年以间谍罪起诉了64人,主要是现役军人和退伍军人,高于2022年的10人与2023年的48人。邱垂正也表示,其他威胁更为直接明显,例如共军过去5年间在台湾附近演练和操演升级。 邱垂正表示,仅在2024年,中国就朝台湾出动了超过5000架次军机,包括约3000架次越过台海中线,还出动2500多艘次军舰,其中一些进入台湾邻接区。 邱垂正告诉半岛电视台,他最关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领导风格,「习近平政权是一种新型威权主义,他一直在煽动狂热的民族主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正看到军事霸权和战狼外交」。邱垂正说,「中国大陆现在不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决策方,这种民族主义对邻国构成巨大威胁」。 邱垂正表示,「如果你问我,我最担心的是什么,我会说是习近平政权的本质」。

    川普上任来首与外国达协议 乌兹别克斯坦付遣返移民费用

    福斯新闻(Fox News)报导,美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达成协议,131名中亚非法移民于30日从美国遣返回乌兹别克斯坦,由乌国政府支付遣返费用,这次自川普上任以来首度与外国政府达成这类协议。 遣返班机载着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和哈萨克斯坦的移民,吉尔吉斯和哈萨克斯坦移民预计将继续从乌兹别克斯坦出发回到各自的母国。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