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是有移民历史的国家,美国社会呈现不同种族特色的传统节庆,这些文化活动,正是各族移民薪火相传的象征。以华裔居民为例,春节节庆是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节日,各州的中国城也在此时举行各项庆祝活动。美国西北岸具有悠久的华人移民历史,中国城里更是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化景点。这些景点,就像是一道桥梁,衔接了华裔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西雅图 陆荣昌博物馆
「陆荣昌博物馆」(Wing Luke Museum)位于西雅图的中国城内,是一座泛亚太裔(Pan-Asian PacificAmerican)美国社区博物馆,特色在于展示过去的历史,同时着重现代生活艺术。这座于1967年成立的博物馆是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的附属机构,同时受到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管辖与保护。
参观期间,导览员首先为我们介绍博物馆的命名故事。陆荣昌是西雅图第一位亚裔市议员,他为亚裔移民争取了许多公民权利,同时倡导保护移民历史的观念与政策。这座博物馆的兴建正是来自陆荣昌的原始构想,借此保存、传薪,同时分享泛亚太裔的移民经验和贡献。

接着,导览员介绍博物馆的所在大楼「东港益大楼」。1910年,当地华裔兴建这栋大楼,很快就成为移民的商业与社交中心。经过多年的修复,现在大楼内增设教育活动中心和展览室。另外,百年前移民所使用的旅馆、同乡会馆和商店,也都原封不动地呈现在旅客眼前。
在导览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福民旅馆」。这是许多移民在西雅图居住的第一个家,一个小房间内经常住了好几户人家。听着解说,看着展示照片,我们在小房间里,没走几步就面对墙壁。置身实地,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当年移民的坚苦环境。
随后,我们来到「至孝笃亲公所」,导览员说,孙中山先生曾在此与当地华裔居民会面。另外,我们也参观了几间同乡会馆,馆内的麻将桌是当年移民的主要娱乐项目。
最后,参观了「益丰商店」。商店内的展示商品来自于店主的捐赠,以为当地的移民生活留下历史见证。陆荣昌博物馆不仅为美国历史保留了移民故事,也记录着移民的奋斗精神。
西雅图 亚洲美术馆
「西雅图亚洲美术馆」(Seattle Asian Art Museum)1994年成立,位于义工公园(Volunteer Park)内,馆身是一栋典型的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的建筑物,它于2016年被列入国家历史地标(NRHP),馆内的典藏以亚洲各国文物为特色。

亚洲美术馆的所在地点虽然不在中国城内,却是旅游西雅图必访的文化传薪景点。我与家人曾经多次前往参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展示品包括,东周时期的编钟。这件长达2000多年历史的文物,是祭孔典礼中的乐器之一。它的品质保存良好,甚至可以看见编钟上所铸刻的饕餮神兽图形。另外,中国陶瓷器展示区的馆藏与说明,也让我们感到十分满意。
美术馆内一件精致的新娘礼服,让我们学到许多传统文化。这件来自清朝的红色丝绸上衣,宇宙景观为刺绣图案,再加上舞动的祥龙,洋溢着吉祥喜气。根据展示说明,我们陆续发现礼服上的祥云、高山和珊瑚等吉祥图案。我们也学习到新娘服上绣着载有战戟的船只,象征多生贵子,同时以戟字的谐音意味晋级官阶的期许。这些记载着传统生活的历史文物,让我对中华文化感到十分骄傲。

波特兰 兰苏园
2000年,俄勒冈州波特兰的中国城内,出现了一座精致幽雅的苏州林园,名为「兰苏园」(Lan Su Chinese Garden),是波特兰与姊妹市苏州携手合作的结晶。来自苏州的60多位园艺师傅,采用从中国运来的建材,在波特兰花了九个月兴建而成。

兰苏园的特色以意境取胜。在园里走一圈,就像置身于立体的图画中。我特别喜欢花园里的观景窗,每扇窗子都雕镂着与众不同的图腾,为园林景致增添无数的创意。「知鱼亭」是我与家人最喜欢的地方,它是一座倚湖而建的四角亭。我曾经在此为女儿讲述庄子与惠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历史故事,赢得女儿响亮的笑声。
游览花园时,可见巨石假山,伴随着瀑布流水声。低头欣赏湖水中亭亭玉立的荷花,漫歩环绕,山水花木,比比皆是,难以想像自己仍然处于喧嚣忙碌的城市中。兰苏园不仅是一座象征中华文化的花园,也是当地庆祝亚裔节庆的地点。春节的舞龙舞狮、元宵节的花灯和中秋节的赏月,这些活动为波特兰增添了多元性的文化色彩。
波特兰 中国城博物馆
波特兰「中国城博物馆」(Portland Chinatown Museum)就位于兰苏园旁,于2018年开放参观。这是俄勒冈州第一个以华裔历史和生活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19世纪末期,波特兰中国城约有近5000位华裔居民,是全美第二大中国城,仅次于旧金山。中国城博物馆的成立,正是为了唤起社会大众珍惜中国城的历史价值。

波特兰中国城博物馆设有一个展览馆和两个画廊。展览馆内的展示照片和文物,呈显出当年中国城的建筑物多为三层楼。一楼是店面,二楼是住家,三楼是祭祖祠堂。在教育方面,华裔家庭辛勤地送子女到教会学习英文,同时在家学中文。双语教育的态度,丝毫不马虎。受到排华法案(1882-1943)的影响,中国城的兴隆景气锐减许多。接着,一张历史照片夺取了我的目光。这张1939年的黑白照片,生动记录着小女孩贝蒂,穿着新衣,烧香祭祖,以庆祝农历新年。贝蒂欢喜的模样,让我想起小时候的过年喜气。这张历史照片为我带来许多怀旧情感。

约翰迪 金华昌博物馆
位于俄勒冈州东部的「约翰迪」(John Day)是一个只有1000多名居民的乡村小镇。难以想像19世纪末期,这里的中国城号称为全美第三大,仅次于旧金山和波特兰。1967年,在一项都市勘查工程中,发现了一间几乎被市府拆除的中药店。了解到这间中药店的历史价值后,随即动工整修。这间1940年代的中药店,无论是外观或是内部陈列,保存完善,就像冻结在时空之中。随后,这间名为「金华昌」的中药店,被列入国家历史地标和国家历史名胜。1977年,金华昌历史区(Kam Wah Chung State Heritage Site)在州政府的规画下,开放参观。全区包括有解说中心和金华昌博物馆。
参观金华昌博物馆必须事前预约。在导览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这间充满神秘气氛的中药店,随即被四周所陈列的丰富物品所吸引。当我面对排满整个墙面的中药品时,更是情不自禁地发出惊讶的赞叹声。
1887年,中医师伍于念(Doc Hay)与商人梁安(Lung On),合资租约这间建筑物,命名为金华昌。它设有七个房间,包括两间卧室、厨房、中药店和杂货店等。金华昌很快地成为当地华人的聚会场所,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前来求诊的白人。1950年代,梁安与伍医师相继去世后,金华昌博物馆依照伍医师的遗嘱成立了。
接着,我们前往解说中心,进一步了解伍医师和梁安对当地的贡献。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是,伍医师从未兑现病人支付的支票。在伍医师的床下,放了300多张未兑现的支票,全额超过2万美元。这些支票的日期,正逢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
金华昌的故事不仅被俄勒冈州公共电视公司拍摄成纪录片,同时也为美国的移民历史增添丰富的色彩。当我有感而发地对导览员说,「金华昌在被人们遗忘的期间,竟然没有惨遭任何破坏,真是幸运」。
导览员说,当地人并没有忘记金华昌,他们始终感激伍医师与梁安对当地的贡献,「是感激之情保护了金华昌这间中药店」。
游访西北岸的中国城景点,让我深刻体验到,中国城的故事也是美国故事。维护中国城的文化历史,就是维护美国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