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妇癌年轻化 筛检年龄下修 出血、分泌物多快就医检查

    临床医师提醒,人类乳突病毒(HPV)感染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病程进展,病人可能出现阴道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增加等症状;示意图,非当事病人。(本报数据照片)

    多数子宫颈癌致病原因与人类乳突病毒(HPV)感染相关。台湾马偕医院医学研究部主任张志隆提醒,HPV感染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病程进展,病人可能出现阴道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增加等症状,抹片检查与疫苗接种是预防子宫颈癌最佳方式,患者若能通过筛检早期发现罹癌,多数可通过根除性手术或放疗、化疗治疗。

    癌症希望基金会日前举行妇癌学习营。张志隆说,政府1995年起推动子宫颈癌抹片筛检,台湾子宫颈癌发生率显著下降,早期患者多有治疗武器可用,但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或复发、转移子宫颈癌,目前治疗上仍有诸多挑战,随近年免疫疗法、标靶药物、抗体药物复合体(ADC)药物问世,患者治疗出现一线生机。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林口长庚医院妇癌科副教授级主治医师周宏学表示,与子宫颈癌相同,早期子宫内膜癌病人经常出现阴道出血症状,妇女如有阴道异常出血,不论停经与否,都应尽早就医接受检查,若在早期及时发现,五年存活率达90%以上。晚期或复发病人,临床上也有手术、放疗、化疗、ADC等治疗选项可用,有助控制疾病。

    周宏学提到,子宫内膜癌呈现年轻化趋势,罹癌病人年轻化,生育需求成为一项考验,若病灶局限且病人条件允许,临床上可通过荷尔蒙治疗保留生育机会,但在治疗期间必须密切追踪,建议病人需与医师充分讨论。

    另,卵巢癌是妇女容易罹患的癌症之一。台大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魏凌鸿表示,部分卵巢癌患者可通过基因检测,配对合适治疗药物,而病人的HER2蛋白表现,是肿瘤增生、复发关键,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等实体肿瘤,都有部分患者会出现HER2过度表现情形,过去这类病人治疗选项相对有限,如今也有新药可用。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