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助金额低、回款速度慢,一直是许多诊所、医院收治「医疗补助」(Medicaid,俗称白卡)患者的心结。然而川普政府大砍联邦经费,医疗补助计划是否削减,可谓命悬一线。担任伊利诺州医院执照发放委员会(Illinois Hospital Licensing Board)委员的华裔足科医师郑金光表示,考虑治疗白卡病患无法取回诊疗费用的几率恐将大增,预计接下来拒收白卡患者的诊所、医院将大幅增加,至少达一半。
从医数十年的郑金光说,白卡计划对医院、诊所的医疗给付,通常是一般收费的十分之一。他以自己的诊所为例,一般保险或患者自付的情况下,首次门诊收费125元,第二次门诊费则减为105元,但如果是白卡患者,诊所仅能从州府收到单次14.95元的看诊费。
他打趣表示,「剪个头发花的钱,都比看诊费高」。
郑金光表示,偶而有白卡患者求诊,因为申请麻烦加上补助金额低,「宁愿免费看诊,也不想去申请」。
郑金光的医师友人,一名不愿具名的华裔家庭医师说,他的诊所几乎被持续拖欠支付的医疗补助资金拖垮,过去不到四年期间,州府因为财政困境,已经积欠他高达100多万元的治疗费,因此他从今年起拒收白卡患者。他表示,「不是我不愿意为白卡患者看诊,而是未来情势愈来愈坏,我必须顾及诊所生存」。
郑金光表示,白卡经费虽由州府统筹,但资金主要来自联邦政府,川普总统上台后陆续大幅裁减各项经费,「本来就很难拿到回款的白卡计划,未来难度只会增不会减,」郑金光预估接下来拒收白卡的诊所、医院,会比现阶段增加到一半。
在华埠开设诊所多年的家庭医师Alice(化名)说,她的诊所不收白卡患者已经好多年,但目前她所面临的难题是,一些自费看诊的白卡患者,因病情原因必须转至专科医师接受进一步诊治时,「认识的专科医师中,竟然没有一个愿意接受白卡患者,除非他们全额自付」。
众所周知,专科医师的收费比一般家庭医师高,「例如若要接受心脏手术,一般工薪族扣除健保自付额外都难以负担,持白卡的低收入患者就更难」。她表示,面对现实的医疗环境,「非常无奈,也无力」。
至于欧记健保是否比白卡给付的情况好?郑金光表示,欧记健保的保户能否获得期望的医疗照护,很大概率跟所购买的保险种类相关;他说,虽然看医师不像买菜,但两者都是「一分钱一分货」,购买的健保月费高,可自由选择医师、诊所,医疗自付额也较低,反之亦然。
在接受白卡求诊的诊所、医院可能愈来愈少的情况下,医师建议一旦真的无法找到医院看诊,可转到由各个地方政府资金支持的郡县级医院,以芝加哥地区为例,库克郡医院对于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患者,会提供相当幅度的费用减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