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纸「开卡车要说英语」的总统令,让全美许多华人卡车司机一夜无眠。各种社群流传着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有人担心自己口语不流利,未来是否还能继续开卡车。
▼收听「纽约客谈」:
这种焦虑,并非空穴来风。对许多来美不久、依靠卡车行业谋生的华人来说,卡车驾驶是一条门槛不高但收入稳定的谋生之路,是实现经济独立与家庭翻身的起点。学几个月技术、考过笔试与车检,就能上路养家。
不夸张地说,华人卡车司机,是美国少数族裔中极其勤奋的一群。他们常年奔波在州际高速,凌晨出发、日落未归,默默支撑起全美物流网络。很多人来自语言不通、资源有限的背景,却在短时间内适应法律、补齐手续、学会开重车,靠双手拚出一口饭吃、一家人的未来。
然而,如今政策一变,「语言」却突然被推上检验专业的门槛,让不少人心生担忧。所幸,已有业界人士提醒,政策尚未明确实施,华人司机无需过度焦虑,只要身分合法、驾照合规即可安心上路。
不过,真正的问题恐怕不在于「考不考英文」,而是这项政策在运行时,是否会成为又一层对移民群体的结构性筛选?语言,是可以学习的工具,但若被用作筛除某一族群的武器,背后反映的就是排斥与敌意。
如果政策背后的真正用意是要清洗劳动市场里的「英语非母语者」,那么,不只华人,整个移民劳工阶层都将陷入不安与反抗。但正因如此,愈是风声鹤唳,愈要冷静理性。华人社群需要的不只是抱怨与转发,而是清楚知道该怎么准备、该怎么站稳——身分合法、证件带齐、勇敢面对,也要适时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