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AI)业者正面临一个人类亘古以来即有的难题:如何保留记忆。
近几个月来,OpenAI、Google、Meta和微软都加强对「记忆功能」的研发,陆续推出升级版本,让旗下聊天机器人能保存用户大量资讯,进一步提供更个人化的回应。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外界普遍认为,这是AI领先企业在竞争激烈的聊天机器人和AI助理市场中吸引客户的重要一步,也有助为这项先进技术创造营收。
不过,也有人提醒,这种发展恐怕会被滥用来榨取用户数据来换取商业利益,同时也引发个资和隐私的疑虑。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Google 的 Gemini、OpenAI 的 ChatGPT 等AI聊天机器人已大有进步,包括扩大「上下文长度」(context window)容量,也就是机器人一次能记住多少的对话内容,以及运用「截取增强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等技术,从外部数据中找出更相关的资讯辅助回应。
各大AI开发商也开始强化模型的长期记忆功能,通过保存用户的个人档案和偏好,让回应更贴近用户需求、更加个人化。
举例来说,如果聊天机器人记得某位用户是素食者,那在推荐餐厅或菜单时,就会照此做出建议。
OpenAI的ChatGPT以及Meta在WhatsApp和Messenger中推出的聊天机器人,现在都能回顾过去的对话内容,而不只是局限于当前的对话纪录。用户可以在设置中删除特定的记忆,系统也会在画面上显示消息,提醒用户正在创建新记忆。
OpenAI说:「记忆功能能让ChatGPT久而久之变得更实用,回应内容也会更贴近用户需求。」他们强调:「用户始终拥有主控权 —— 你可以询问ChatGPT记得你哪些事,也可以修改已保存的记忆或过往对话,甚至随时关闭记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