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安省预算十大看点:赤字翻倍!酒类降价!失业工人有补贴!

    安省福特政府今天公布2025年度预算,题为《保护安省计划》(A Plan to Protect Ontario),旨在缓解美方加征关税所带来的冲击。

    预算案着眼于高额支出、酒类政策调整与持续赤字,财政赤字由去年的60亿加元大幅增长至146亿,不过政府承诺将在2027-28财年实现预算平衡。

    图源:CityNews

    关税冲击应对方案

    “保护安省账户”:政府拨款 50亿加元,用于支持因关税而面临困境的本省企业,协助其保住岗位、转型升级,并发展战略性产业。资金将以“紧急流动性支援”形式提供,但目前尚未说明具体操作方式。

    就业支持中心(Action Centres):政府还将拨款2000万加元,用于协助可能失业的工人,提供技能培训、职业介绍与就业援助等服务。

    目前,安省失业率已升至7.8%,高于全国平均的6.9%,也比去年同期的6.8% 增加了一个百分点。相比之下,2023年时该省的失业率仅为5%。

    酒类大调整

    从8月1日起,政府将削减LCBO对啤酒、苹果酒和即饮鸡尾酒的加价率,只要厂家不涨价,零售价将明显下降,降幅高达21%至50%,例如安省精酿啤酒的加价将减少一半。

    此举将加剧LCBO原本已锐减的收入:LCBO总收入从2024-25财年的21.6亿降至2025-26年的18.5亿加元。

    酒类税收也下降1.74亿,从5.62亿降至3.88亿加元。

    政府解释称,收入减少是由于停售美国产品以及整体饮酒量下降。

    同时,政府将推出 “安省葡萄支持计划”(Ontario Grape Support Program),为符合条件的酒庄提供 每年最多3500万加元的补助,鼓励使用更多本地葡萄。

    大麻政策变化

    大麻店可移除橱窗遮挡,以“提升消费者透明度与欢迎度”,但仍须确保大麻产品从街道不可见。

    政府将推出 “安省本地种植大麻”标识,标明产自加拿大的产品。

    两架新警用直升机

    政府将拨款5700万加元,为尼亚加拉地区与温莎警方添购两架H-135型直升机,用于加强边境巡逻与执法。

    医疗支出增加

    医疗预算同比增长4%,新增1.03亿加元用于逾50项重大医院项目的规划,预计新增约3000张病床。

    重大基础建设

    政府推出为期十年的基建计划,重点包括:

    • 高速公路:近 300亿加元
    • 公共交通:约 610亿加元
    • 医疗基础设施:约 560亿加元
    • 学校与托儿空间建设:超 300亿加元

    关键矿产基金

    新设立关键矿产加工基金(Critical Minerals Processing Fund),投入5亿加元,以吸引投资、推动本地矿产加工产业发展。

    博彩收入

    在线博彩(iGaming)收入年增2200万加元,安省彩票与博彩公司(OLG)收入稳定在24亿加元。

    拆除更多单车道

    政府将继续推进拆除多伦多市内自行车道的计划,新增两条拟被移除的主干道,引发关注。

    去年,省政府曾宣布将拆除Bloor Street、Yonge Street与University Avenue上的自行车道。然而,这一计划随即遭到骑行倡导团体的法律挑战,理由是拆除举措违反宪法。尽管相关案件尚未有最终裁决,安省一位法官此前已批准临时禁令,阻止省府在判决前强行拆除上述自行车道。目前,省政府已对这一禁令提出上诉。

    福特政府在今年预算案中再度扩大拆除范围,计划新增拆除Queen’s Park Crescent与Avenue Road上的单车道。这两条道路都位于安省省议会大楼(Queen’s Park)旁。

    住房开工预测再下调

    安省的住房建设目标在连续多个年度预算中,新屋开工预测持续下调。

    根据最新基于私营部门数据的预测,2025至2027年间,安省预计仅能建造22.9万套住房,比此前预期的28.2万套少了18%,即约5.3万套。

    福特政府曾在2022年承诺,到2031年共建成150万套新住房,实现每年15万套 的目标。然而现实远不及此,安省从未接近过这一年均开工量,政府也早已将近年目标设定得更低。

    最新预测,安省未来几年将只能完成该年度目标的大约一半:

    • 2025年:开工71,800套
    • 2026年:开工74,800套
    • 2027年:开工82,500套

    尽管如此,省住房厅长仍坚称政府“致力于实现150万套住房的目标”。

    但随着连年开工不足,专家担忧——在通胀高企、劳动力短缺和建材成本飙升的多重压力下,这一雄心恐将越来越遥不可及。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