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美中根本分歧未解?纽时:北京仍持续备战 1至2年后终究恶化

    美中关税战休兵90天,各方都暂时松口气,但未来双方经贸发展。仍是前途不明朗。(路透)

    纽约时报报导,尽管美中近日互降关税、贸易冲突暂时降温,但这并未改变双方的深层对立。北京将美方此次视为「战术退让」,现在一方面争取谈判利益,另一方面则持续在对台湾、日本和菲律宾的区域主权争议上展现强硬立场。

    此次互降关税可能为美中领袖通话甚至会谈铺路,但并未解决中国对美国的其他不满。曾接触川普政府的中国官员与政策顾问表示,北京会积极在谈判争取利益,同时为可能再次升温的紧张局势做准备。这和川普第一任期时美中关系走势如出一辙。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华府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主任、曾任中情局中国政治分析师的席恩(Jonathan Czin)表示:「我认为,这次互降关税证实北京一直以来的看法:对美国的意图保持警惕是对的,并且有必要为第二场贸易战预做准备。北京在首次贸易战后几年间一直为此布局。」

    席恩补充:「我怀疑北京将美国这次举动视为战术退让,而非根本上改变对中国共产党的敌意。」

    川普对全球实施高关税也给了习近平机会,将中国塑造为友善、可信的替代选项,这正是习近平最近拜访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以及本周与拉丁美洲领袖会晤的主轴。

    中国对川普时代的应对策略也包括展现自身实力:明确告诉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邻国,北京不会在区域主权和扩张野心上退让。北京对外一方面释出合作信号,另一方面则以强势行动维护主权主张,两者在中国决策者眼中并不冲突,而是并行的双轨战略。

    5月初,中国接连在东海与南海发动具挑衅意味的行动,导致与日本和菲律宾的摩擦升温。

    而最令北京警戒的,依然是台湾问题。4月初,解放军围绕台湾举行军演,仿真实施封锁行动。

    澳洲智库「罗伊国际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东亚资深研究员麦葛瑞格(Richard McGregor)表示:「中国确实会继续利用华府贸易政策混乱之机,将自己包装为稳定与可预测的灯塔,但在与邻国的主权争议上,不会有丝毫松手。」

    尽管川普对欧洲盟友的贸易政策引发分歧,美国国防部前印太事务助理部长瑞特纳(Ely Ratner)指出,川普政府在印太地区与日本、印度、澳洲、台湾等联盟关系仍具延续性。

    上海的国际关系学者沈丁立表示,这次关税休战不会消除中美之间深层的不信任。他指出,若双方持续放缓贸易冲突,关系可能在短期的一到两年内改善,但终究会再度恶化,「因为中美之间的分歧实在太多」。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