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与中国11日结束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贸易磋商后,12日宣布贸易战休战,预计14日起对彼此大幅降低关税并且撤回其他反制措施。以下是路透整理这次美中会谈的重点资讯。
路透报导,美国与中国12日通过经贸联合声明表示,美方今年来对中国输美货物祭出的额外关税将从145%降至30%,中方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则会从125%降至10%。
不过,美国今年4月2日前和追溯至川普第一任期内对中国实施的关税,以及取消美国对中国小额包裹关税豁免等其他限制措施,即所谓的「最低限制」规则,似乎仍维持不变。
●互降关税步调不一、未降至零
美国已同意调整或撤消3道行政命令,调降合计115%的中国货物进口关税。
其中,华府同意降低4月2日宣布的所谓「解放日」关税,从34%降到10%为期90天,并撤除在这之后颁布的一连串报复关税。
然而,若计入4月2日前实施的关税,也就是美国在2月和3月以类鸦片药物芬太尼(fentanyl)问题为由对中国课征的关税,中国输美商品仍将面临30%关税。
中国也配合美国降低关税的行动,取消自4月2日以来对美国的所有关税,目前对美国货物保留10%关税。不过,中国的电动车和钢铝产品,仍会被课征美国过去几年实施的不同关税。
●部分非关税壁垒暂缓
中国还承诺移除4月2日起对美国进口商品实施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但目前尚不清楚如何取消当中一些措施。
中国上月采取一系列行动报复美国,包括把稀土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对美国化学公司杜邦(DuPont)的中国事业展开反倾销调查,并将美国部分国防与科技公司列入黑名单。
根据美中达成协议的内容措辞,这些公司将从这份禁止与中国通商和投资的名单中移除,反倾销调查也将搁置。
声明仅表示,中国4月2日后实施的反制措施将取消,因此不包含3月列入黑名单的12家企业,以及2月宣布对Google实施的反倾销调查。杜邦公司尚未立即回应路透的置评请求。
●稀土问题悬而未决
中国商务部上月4日会同海关总署公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发布日起正式实施。此举被视为反击川普政府对中国加征对等关税。但商务部最初公布的这份公告并未提及美国。
中国管制稀土出口的决定适用于所有国家,因此尚不清楚这是否算是协议中针对美国的反制措施。
路透上月报导,基于贸易战因素,美国客户申请出口许可时,可能临漫长等待和不确定性。
关于稍早以传真方式提出稀土管制的问题,中国商务部并未立即回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面对记者问他对美中磋商成果有何看法,他回答说:「关于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中方已经发布了消息。双方刚刚发布会谈达成的联合声明,你可以具体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