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中国教育部禁止小学生使用AI内容生成

    中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阶段禁止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教师也不得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替代性教学主体。(路透)

    中国教育部发布人工智能AI)使用指南,明确规定小学阶段禁止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教师不得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替代性教学主体,也不能用AI生成内容写作业或考试。

    据澎湃新闻报导,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其中通识教育指南提出,关于AI的教育应在小学阶段注重兴趣培养与基础认知,初中阶段强化技术原理与基础应用,高中阶段注重系统思维与创新实践,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从局部试点转向全域覆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使用指南则明确提出,在中小学应用场景中,应以保障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为前提,通过规范化使用充分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潜能,小学阶段禁止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教师不得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替代性教学主体。

    使用指南也提出,学生应避免在作业中简单拷贝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内容;避免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参加考试与测验,不得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弊;避免在展现创造性或个性化表达的学习任务中轻易滥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丧失个人思考与观点等。

    该指南同时强调,教师不得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替代性教学主体,禁止直接使用AI回答学生问题或提供咨询,要避免直接使用AI生成内容评价学生,严禁将个人信息、考试试题等敏感数据输入AI工具,防止数据泄露与隐私侵害。

    指南也提出,学校应针对不同学龄阶段学生,基于差异化的教育场景目标,制定差异化、递进式的人工智能应用策略。避免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化管理模式,警惕对AI工具的过分依赖,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治理。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