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常吃超加工食品?研究:罹帕金森症风险增3倍

    中国研究发现,经常食用超加工食品的人,罹患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的风险可能增加3倍,即便食用份量不高,仍会增加罹病的风险。Image by Crafter Chef from Pixabay

    中国研究发现,经常食用超加工食品的人,罹患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的风险可能增加3倍,即便食用份量不高,仍会增加罹病的风险。

    据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每年约有9万名美国人被诊断出帕金森氏症,病因为脑部制造多巴胺的神经细胞死亡,而多巴胺则是控制动作的重要物质。中国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在最新发表的研究中显示,每天食用11份或更多份量超加工食品的人,罹患帕金森氏症早期症状几率,比每天食用3份或以下的人高出2.5倍。不仅如此,即使每天只吃3份或更少的超加工食品,也会增加罹病风险高达60%,具体影响程度则视不同食品而定。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本次研究定义的「一份」食品相当于一罐汽水或一匙番茄酱,不过,部分被视为健康的食物,例如沙拉、切片肉等其实也属于超加工食品。

    研究人员在医学期刊上指出,帕金森氏症最早期症状包括睡眠障碍、疲劳、便秘与嗅觉能力减退,这些症状通常会比典型手抖、平衡问题等明显症状提早数十年出现。研究人员推测,超加工食品中所添加的乳化剂、甜味剂及防腐剂等人工添加物可能会促使体内发炎与氧化压力发生,进而损伤脑中产生多巴胺(dopamine)的神经元,多巴胺则是控制人体运动功能的重要神经传导物质。另外,超加工食品能迅速被人体吸收并影响肠道中的益生菌群,这种不良影响会造成脑部发炎,进一步破坏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

    研究人员认为,减少超加工食品的摄取有助于降低数年甚至数十年后被诊断出帕金森氏症的风险。不过,外部研究者提醒说,这些早期征兆并非是确定会导致帕金森氏症的明确指针。

    中国复旦大学研究人员高翔(音译)表示,「健康的饮食至关重要,因为它与降低罹患神经退化性疾病的风险相关。我们今天的饮食选择,可能会对未来的脑部健康产生显著影响。」他进一步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饮食可能会影响帕金森氏症的发展。我们的研究显示,过度食用加工食品,如含糖汽水和包装零食可能加速帕金森氏症的早期征兆出现。」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