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音乐、回忆与魔幻时刻 陈镇川戒不掉的乌托邦

    张惠妹乘着巨大心形热气球从天而降,成为首位登上台北大巨蛋的华语女歌手。(图片提供/源活娱乐)

    2024年12月,城市弥漫着浓郁的节庆气氛,出道28年的天后张惠妹,在台北大巨蛋全场4万名观众的尖叫声中,搭着热气球从天而降,高歌《飞起来》!短短几分钟的绕场一周,将演唱会的气氛带至新的高潮,观众被音浪裹卷着恍若痴迷,心仿佛也随着张惠妹漂浮到了半空……。

    与张惠妹合作超过二十年的经纪人陈镇川,此刻坐镇在中央控台前,看着眼前因感动而狂喜的众生,尽管表面不动声色,但油然而生的巨大满足感,仍让这位纵横华人娱乐圈三十多年的教父级人物在心里悸动不已,「只要全场灯光暗下来、舞台帷幕拉起、台下响起观众的掌声欢呼,我便瞬间进入了乌托邦。」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源活娱乐总经理——陈镇川。(图片提供/源活娱乐)

    与生俱来的娱乐魂

    严格说起来,陈镇川的演艺事业启蒙可以追溯到学龄前,当时大字还认不得几个的他,每晚乐此不疲地抓着妹妹、表妹们玩角色扮演,虽是孩子们的家家酒游戏,双子座的阿川却展露出超龄的反应与思考逻辑,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每个人的角色与对白,「据大人说,每晚上演的剧情都不一样,但他们无一例外都必须配合我演出。」回想童年,陈镇川的表情里有怀念、也有自豪。

    陈镇川的成长环境相当独特,从小跟着妈妈和外婆生活在风月场所鼎盛时期的北投,外婆家经营的就是合法应召站,还是小学生的陈镇川每天放学回家,看到的便是几十个忙着做脸、化妆、梳头的姐姐们。看着她们原本朴素的样貌,在化妆品和旗袍的包装下变得婀娜多姿,陈镇川觉得有趣极了。仔细想想,小阿川当时看到的,活脱脱就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后台群像,也是他最初碰触到的娱乐世界。

    少年时期,陈镇川开始跟着家人到餐厅看秀,和号称台湾宝冢的艺霞歌舞剧团演出,对台上的演员和台下观众之间的关系,也从感兴趣渐渐地变成了着迷。陈镇川更是一个典型的电视儿童,除了卡通、综艺和戏剧节目之外,金钟奖、金马奖颁奖典礼他也看得津津有味,喜欢到小学五年级的美术作业画的都是金马奖颁奖典礼的舞台。谁也没料到,多年之后,陈镇川真的成为第57届、第58届金马奖颁奖典礼的节目总监,在COVID-19疫情肆虐期间,将原本不被看好的颁奖典礼办得不落俗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

    音乐,是陈镇川的另一个执迷,疯狂到可以将一张专辑来来回回听到一字不漏从第一首歌唱到最后一首歌的程度。高中时,喜爱的歌手苏芮将在中华体育馆开演唱会,生平第一次,陈镇川竟然一个人跑到飞碟唱片的大楼前,在太阳底下犹犹豫豫地站了两小时,热到受不了才鼓起勇气上前敲门,索要一张苏芮的海报。或许是没见过这么大胆的歌迷吧,飞碟的员工真给了他一张海报,陈镇川并不知足,开口便说:「如果有打工的机会,我什么都愿意做。」

    等待当兵的那一年,陈镇川如愿以偿的收到了飞碟的打工邀请,哪怕工作内容只是包装唱片、骑车分送试听带这类的杂务,他也乐此不疲。当时,飞碟唱片刚搬到新的地址,办公室位在19楼,「对那个年纪的我来说,19楼就像是天堂那么高。」

    从「陈镇川」到「川哥」

    退伍之后,陈镇川毛遂自荐应征综艺节目「欢乐一百点」的编剧,为主持人张菲撰写短剧脚本,就此正式踏入演艺圈。之后,陈镇川转到知名制作人葛福鸿麾下,担任「连环泡」的编剧,这是一个带状节目,一周五天,剧本需求量之大可想而知,葛福鸿又是出了名的要求严格,「还好我也喜欢给自己找麻烦,老板交代的任务挑战性再高,我还是『痛并快乐的』完成了。」

    「葛姊是我很重要的恩人。」陈镇川在葛福鸿身边一待就是16年,从编剧、运行制作、企划、一直到节目制作人,也是葛福鸿发现陈镇川有担任经纪人的天分,安排27岁的他前往旗下有金城武、古巨基、莫文蔚、杨采妮等一线大咖的香港分公司担任总经理。对广东话一窍不通的陈镇川,单枪匹马在强势的香港演艺圈闯荡,亲自陪着艺人周旋在唱片公司、电台、导演之间。陈镇川更曾在毫无人脉的情况下,带着翻译直奔日本顶流经纪公司「杰尼斯」洽谈合作,各式各样的软钉子不知吃下多少,才终于完成签约,光是来回香港和日本累积的飞行里程数,就让陈镇川从航空公司的普通会员升等为钻石级会员。

    2年之后,陈镇川结束香港外派回到台湾,还没喘口气,就被当时「TVBS-G 黄金娱乐台」总监张小燕钦点,统筹第九届金曲奖颁奖典礼策画,那是金曲奖第一次开放让民间电视台制作,连电视台有哪些单位都还没搞清楚的陈镇川,在错愕中接下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第一件事就是放下身段,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去打交道。此后,陈镇川一连办了11届金曲奖颁奖典礼,彻底翻转了台湾影视音颁奖活动的常规。

    钟情于不能NG的现场演出

    演唱会尚未在台湾兴起之前,陈镇川便已嗅到了风向,34岁那年,他离开电视台成立「源活娱乐」,正式跨足演唱会业务。后来很多人都称赞陈镇川眼光精准,但他知道,这个领域才是自己的热情所在,拍戏节奏太慢,日复一日的棚内作业毫无新鲜感,「我还是喜欢现场一次定生死的感觉。」

    陈镇川认为,办好演唱会的诀窍,不在于酷炫的技术,关键是要潜入观众心理,而他作为华语乐坛超级资深的乐迷,很清楚观众想从演唱会得到什么体验。陈镇川常跟同仁耳提面命,「不要做别人不想看的演出,有些必要桥段是千锤百炼后的规则,不是老派」。

    这样的感悟来自于台语歌后江蕙生平第一场演唱会。首演当晚,台北小巨蛋虽座无虚席,但现场不但没有尖叫声,鼓掌也零零落落,演出期间观众还不停走来走去,坐在中央控台的陈镇川大受打击,演出结束便冲出去大哭了一场。检讨后才发现,江蕙的歌迷以长辈居多,他们单纯就是喜爱江蕙的歌声,不那么在意华丽的舞台设计、酷炫的声光效果、或是精心设计的桥段,也比较难像年轻观众那样给予热情的回应,了解到这些特性,陈镇川和团队很快地就对后面几场演出的设计进行了调整。

    「我觉得真正要把自己带入到观众的内心很难,但最基本的是,先喜欢上歌手的作品,否则你根本无法理解什么样的表现能打动别人。」如果想像力一直卡关,那就试着每天重复听歌50次,时候到了,音乐就会形成画面,从耳朵传达到眼睛,最终形成演场会的雏型。

    源活娱乐成立到现在已经满22年了,「员工人数完全没成长,一样是当初的16个人!」陈镇川带了点骄傲地说,16个人一年能完成高达257场活动,「现在我们一个礼拜,可以同时在6座城市完成6场演唱会。」小而美的组织,是陈镇川刻意为之,「这样我才有办法真正照顾到每一个人。」

    源活娱乐操刀许多一线歌手如A-Lin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图片提供/源活娱乐)
    源活娱乐操刀许多一线歌手如A-Lin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图片提供/源活娱乐)

    台北大巨蛋带头拚演唱会经济

    论起台湾演唱会产业的发展,陈镇川绝对是业界先驱。2005年台北小巨蛋落成,北台湾首次拥有能容纳万人的室内演出场地,也把制作规模推升至新高度,逐渐催生出百花齐放的产业生态,为台湾发展演唱会经济打开第一道枷锁。

    2023年底,业界苦等多年的台北大巨蛋激活,国内外一线歌手摩拳擦掌等着大显身手。相较于小巨蛋,在可容纳四万人的大巨蛋演出需要更细致的规划、更高规格的设备,而高科技的运用,更可以全面升级观众体验,但这一切都奠基于歌手的号召里,「所以,歌手的功力也必须跟上,磨练到能直面4万人演出。」

    以张惠妹在大巨蛋的演出为例,光是制作成本就达5亿元,巨无霸舞台甚至需要出动建筑高空吊车搭建,面对全新的挑战,陈镇川事前进行了全面场勘,亲自坐上每个区域的观众席,从观众的视角不断进行细节的改进,为了达到完美效果,还曾把悬吊好的音响设备卸下重新安装,「细节安排节越趋近完美,离成功就更靠近一点。」

    《ASMR Maxxx @ Taipei Dome 世界巡回演唱会》投资高达5亿,为台湾演唱会活动立下新标竿。(图片提供/源活娱乐)

    歌手苏芮曾说,陈镇川能看懂每一位艺人,让他们在舞台上充分绽放自己的光芒。关于这点,陈镇川认为,娱乐业就是要满足观众的情绪,他总会针对不同歌手在舞台上设计不同的微妙细节,同时享受那些小细节带来的变化成果,「只要创意运行出来观众有反应,我就非常满足,我们不仅是在娱乐观众,也同时在服务观众,服务那些因为我们的工作而获得快乐的人。」

    源活娱乐制作李健「万物安生时」巡回演唱会,舞台设计获得IAA美国国际设计奖项协会「MUSE Design Awards」最高等级铂金奖。(图片提供/源活娱乐)

    (本文经台北文创授权转载,原文刊载于此)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