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美债重挫引发各界关注是谁出售之际,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日本和中国在市场动荡前的2月都增持美债,外国央行等机构2月则继续加码短天期的美国国库券,同时减持较长期的美国公债。
财政部16日,外国人2月持有的美国公债额月增3.4%、年增10.2%至8.817兆美元,央行和其他政府买家占了44%,民间投资人占56%,而美国公债的最大的两个持有国日本和中国,2月持有的美债部位都增加,部分原因有可能是当时美债价格上涨。
日本2月持有1兆1,259亿美元的美债,中国的持有部位为7,843亿美元,数据显示,日本2月净买入317亿美元的较长天期美国公债,中国则净卖出48亿美元。在前20名外国持有者中,2月只有瑞士、挪威、德国和沙特阿拉伯减持美债。
外国央行和其他政府部门2月净出售196亿美元的较长期美国公债与票据,为连续第四个月出售1年以上到期的美国公债与票据,外国央行和其他政府部门同期净买入161亿美元的美国国库券,为连续第三个月买进1年以内到期的短天期国库券。
整体而言,这显示外国政府对美国的长期前景抱持悲观看法,近期试图提高约当现金部位,也暗示外国央行偏好端天期国库券的殖利率,希望缩短美债组合的存续期。富国银行总体策略师曼诺拉托斯认为,另一个解释可能是外汇存底经理人正在提高流动性,以因应未来干预汇市阻贬的可能性。
美国总统川普的贸易政策反复,日前引发美债卖压,也促使各界关注中国与日本是否抛售美债,虽然美国财政部的最新外国人持有美债部位数据为2月,4月数据要到6月才出炉,但还不清楚外国机构是否已持有美债为金融武器。
首先,外国民间投资人2月购买的较长期美国公债,足以抵销外国官员出售的净效应。专家也认为,中国刻意引发美债抛售潮,也会伤及自身,况且美国公债市场依然是全球最安全且最庞大的债市。
凯投宏观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威廉斯(Mark Williams)认为,中国会火速抛售美债的唯一符合金融逻辑原因为,中国官员认为美国即将冻结其资产,或是对中国持有的债券违约。美国从未债务违约,但曾冻结其他国家的资产,包括伊朗和俄罗斯。
芝加哥DRW交易公司市场策略师布里恩(Lou Brien)指出,虽然不能忘记各国持续试图去美元,但能肯定的是,2月数据没有显示任何问题。
路透热点透视专栏作家康河信也分析,中国已持续忧心直接出售美债可能造成难以管理的危险,因为即便只是释出出售部分美债的信号,也会引发北京将大举抛售的忧虑,使美债投资人陷入恐慌,冲击中国持有的美债价值,还会推升人民币的相对汇价,再次重击中国出口商。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出售美债所获得的资金要往哪去,购买人民币资产会推升人民币汇率,放到欧洲和日本等其他国家债市,也不见得受欢迎。因此,康河信认为,中国持有的庞大美债,反而是美中快速金融脱钩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