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35岁男腹痛、腹泻一年 胶囊内视镜发现「克隆氏症」

    胶囊内视镜大小如鱼肝油,更是一台微型照相机,可以全程拍摄消化道影像并回传影像,检查不用住院。(马偕医院提供)

    一名35岁男业务员时常反复腹痛、腹泻,更因腹胀食欲不佳,体重狂降,严重影响工作与日常生活。台湾马偕医院消化科系胃肠科主任章振旺表示,患者疾病初期被以为是单纯肠胃炎或是肠躁症,经胶囊内视镜检查等检查,才发现是克隆氏症,经过类固醇与免疫调节药物治疗后,目前患者情况趋于稳定。

    章振旺说,克隆氏症是慢性发炎性肠道疾病,任何年龄层都有可能发生;疾病侵犯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可从口腔延伸至肛门任何一处,常见症状如腹痛、腹泻,少数病人会有血便问题,因此疾病初期容易以为只是单纯肠胃炎或肠躁症而被忽略。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该名业务员经转诊来到马偕医院,在胶囊内视镜检查后,发现小肠自空肠至回肠处,有多处跳跃式病灶与纵向溃疡,并综合影像检查、病理检查等资讯排除其他可能性,以及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诊断为克隆氏症。

    章振旺指出,虽然克隆氏症难以完全治愈,但若能积极配合治疗计划,并定期回诊追踪,即使急性期缓解仍配合医嘱、持续服用免疫调节药物,不自行停药避免再次恶化的情况下,均能稳定控制病情,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质。

    马偕医院内视镜中心主任林炜晟表示,胶囊内视镜大小如常见的鱼肝油,装有微型摄影机,吞服后经自然肠胃肠蠕动通过患者的胃肠道,全程拍摄消化道影像并回传影像,检查不用住院,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作息,视患者状况检查约8至15小时完成,胶囊在24至48小时即随粪便排出体外,全程无痛。

    章振旺说明,小肠疾病较难以利用传统肠镜检查一窥全貌,仰赖胶囊内视镜补足盲点,对克隆氏症早期发现与评估病灶严重程度有极大帮助。他提醒,若反复发生肠胃道症状且时间持续超过1至2个月都未好转,应有警觉尽快至医院进一步检查,并详细告知医师病史。

    林炜晟也说,胶囊内视镜也可寻找小肠不明出血来源、小肠肿瘤等病变,且具有侵入性低、视野广、病人舒适度较高等优点,但对于肠道已狭窄、有阻塞风险或怀孕妇女、装有心律调节器者则不建议使用,提醒在运行时应与主治医师讨论评估后再进行。

    患者因克隆氏症导致肠道发炎,胶囊内视镜下,看到小肠中段有纵向溃疡。(马偕医院提供)
    患者因克隆氏症导致肠道发炎,胶囊内视镜下,发现小肠另一处纵向溃疡。(马偕医院提供)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