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川普、习近平通话缓解贸易战?华府智库:时机尚未成熟

    图为川普(左)2017年11月访问北京,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右)握手。(路透)

    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课征关税总税率达145%,美中贸易战持续升级,美国认为双方可通过通话解决问题,中方则坚持对话应在平等原则下进行。美国专家指出,目前中美并没有充分准备通话,对话时机尚未成熟。

    川普在第2任期间连番对中国加征关税,据美媒报导,白宫官员证实,目前对中国进口商品课征关税总税率已达到145%;中国也自台北时间10日中午12时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关税。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在对等关税生效后,中国方面通过外交部及商务部的表态,不断重申中方立场,称谈判大门未关,但对话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平等方式进行;若美国执意要打贸易战、关税战,中方也将奉陪到底。

    在中美贸易战升温的情势下,美方目前仍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与美方通话。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9日表示,总统川普「预期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话」,并表示两个大国领袖可以通过电话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不过有专家认为双方通话的时机仍不成熟。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导,华府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外交政策项目资深研究员何瑞恩(Ryan Hass),在X平台上分析习近平目前未与川普通话的原因。

    何瑞恩表示,中国领导人主动联系美国总统的情况极为罕见,过去的特例像是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2001年在911事件后向美国前总统小布希(George W. Bush)致电慰问。此外,在中国的外交文化中,「领导人通话」意味着必定有成果,因此事前需经过精心策划、反复磋商,防止意外或失败。

    何瑞恩认为,当前中美之间并没有为通话进行充分准备,中方没有把握控制通话节奏和结果,且在没有缺省的谈话框架下,更让中方难以预测川普的谈话内容。若对话演变为公开冲突或羞辱,恐怕会对习近平个人形象和中国的外交立场造成严重影响。中国方面仍更倾向于在对等、缺省框架下进行高层接触。

    据CNN报导,川普的团队明确地告诉中国官员,习近平应该要求与川普通话。何瑞恩认为,若前提是「必须由习近平主动联系川普」,那么短期内为美中之间日益升级的贸易战找到缓解出口的可能性将非常低。若要打破僵局,可能需要其他更有创意的方法。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