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瑞士男实践三大极简生活哲学 乐享周末优闲时光

    极简生活可以避免浪费。(取材自pexels.com@M&W Studios)

    现代不少人崇尚极简生活,秉持不浪费的初衷,不过要做到极简并不容易,有网友近日拜访瑞士同事Lukas家时,深刻体会到瑞士人对「极简生活」的实践哲学,直呼「彻底颠覆了我对物品的认知」。他形容Lukas的家宛如博物馆般整洁,每一件物品都井然有序且具意义,而这份秩序背后,其实源自瑞士人根深蒂固的生活信条:「极简不是潮流,而是一种本能。」

    一名在美华人网友在小红书发文表示,他的瑞士同事Lukas秉持三大极简法则,让生活回归质朴与自在。首先是「品质优先」原则——他宁可10年用一件,也不愿1年换10件。他的衣柜仅有5件衬衫、3条裤子和2双鞋,但每一件都质感上乘、历久弥新。厨房同样仅有三件锅具,但皆为高端不锈钢制品,可用数十年不坏。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第二则是「情绪价值筛选法」,Lukas表示,淘汰物品的关键在于:看到它是感到愉悦,还是感到负担?若是后者,即使价格再高,他也会果断处理掉。这种方法不仅整理空间,也帮助内心减压。

    第三个原则为「流动式收纳系统」,强调物品应如河流般流动,而非囤积成死水。书籍阅读完即转赠或捐出;季节性衣物换季时也重新审视去留,避免不必要的占据。

    极简生活为他带来显著改变——周末不再为打扫而疲于奔命,而是能将时间用来登山、阅读;金钱花得更清楚,远离无谓的促销诱惑;日常决策变得轻松,早晨不用烦恼穿搭或选用物品。他强调:「极简,不是丢掉一切,而是给真正重要的事物留出呼吸空间。」

    对想要尝试极简生活的人,Lukas也分享了三个简单的入门挑战:清理钱包,只留下最常用的三张卡;整理手机图库,删除模糊或重复照片;退出三个不再活跃的群组,减少无效资讯干扰。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