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中贸易战持续进行之际,赖总统就职满周年,两岸经贸何去何从备受关注。中华经济研究院台湾东协研究中⼼主任徐遵慈说,赖总统520讲话未提及两岸关系,且近期抛出愿与大陆在对等关系下恢复交流,从较正面角度来看,是为两岸经贸设下停损点。而在国际局势不确定背景下,包括成立主权基金、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移工和能源等问题,台湾需提出新的经济策略与更完备的配套措施因应。
政大国关中心21日举办「赖总统执政周年的美中台关系评估与展望」研讨会。徐遵慈在会上表示,赖总统上任后,两岸关系经贸急冻,加上政府近年推动去分散市场和去风险化,这导致台湾对大陆及香港的出口比重降到新低。同时,台湾对大陆的投资也降至新低。不过,从另外一角度来看,这也表示说台湾正逐渐失去大陆市场。在此之下,一旦失去大陆市场哪些地方可取代便非常重要。
徐遵慈接着提到,赖总统520讲话中未特别提到两岸关系,并且赖总统近期也抛出愿意与大陆在对等关系下恢复交流,基于此,从较正面的角度来说,这也算是为两岸的经贸设下停损点,台湾产业界或经贸界都有若干期待。
谈及主权基金,徐遵慈说,虽成立主权基金在过去已讨论许久,但在此时决定成立符合国际潮流。不过,各界更关心的仍是主权基金的规模、透明度,还有负责单位是谁,是否依法依规运作没有灰色地带。她称,目前央行表态倾向不愿主导,还需待立法院等的各方意见提出。
徐遵慈再指,在对等关税问题下,赖总统在演说中也对台湾企业、产业焦虑作出回应,提到未来对外拓展经贸市场,不会只专注在美国。然而,在美中外,下一步台湾要前往哪里,赖总统是否延续蔡总统的新南向政策与非洲计划,又或是近期冒出的中东经济体市场,是否能成为台湾下个投资要点,这些都被视为关键。
另,徐遵慈说,新南向国家也是所谓的Global South,新南向政策要如何的延续,是否赋予新意,这非常重要,但从去年至今未看到政府对新南向政策或其他重要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印度),有较完整的后续经贸合作,或是些相关经贸产业链接的重要政策等。尤其在当前川普对等关税若实施,势必会造成另一波全球的供应链的转移,台湾需要提出新的经济策略。
徐遵慈强调,台湾的供应链除大陆外,其实大量放在新南向国家,所以若没有真的要「脱中入北」,这些现有合作国家都应增加各种量的合作,要以政治之外的务实角度来谈。
此外,徐遵慈提到,去年赖总统提出五大信赖产业与亚洲资产中心等政策,如今满周年,希望能看到较为明确的成果。而现阶段,在全球经济成长下修、地缘政治升温的背景下,如何调整绿能、碳交易等策略,也成未来政策关键,能源问题若能更稳定,有助减少产业的外流。同时,不论两岸情势紧张与否,台湾经济安全相关法规仍待健全,目前仅靠个别法案因应对陆风险,难以支撑全面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