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住房建设,以解决日益严峻的住房危机,是加拿大新任总理卡尼(Mark Carney)在选战中的核心承诺之一。按照他的规划,加拿大将在未来十年内要建500万套房。然而,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也引发了广泛质疑——在劳动力短缺、建筑成本飙升、工期普遍延长的现实面前,加拿大是否真的有能力完成如此庞大的建设任务?
在此背景下,一种被认为“更快、更省、更高效”的建造方式——模块化预制住宅(modular homes),正被视为破解困局的新希望。

据本地英文媒体CP24报道:在多伦多西区,一栋专为无家可归者打造的模块化住宅正式落成,为超过20名曾面临流浪风险的人提供了安全住所。这座三层建筑有着浅棕色外观、配有遮阳鳍片和大窗户,内设25个单元,每个面积约220平方英尺(20平米),每间还带有浴室、厨房和客厅。
整套建筑的主体结构在短短21个工作日内完成,而从动工到交付仅耗时八个月。同普通住宅动辄几个月、甚至一整年的建设周期比起来,这简直是飞一般的速度。
据悉,由于模块化预制房屋是在工厂内建造的,80%以上的工作量会完成在室内,因此房屋的建筑部分可以在几周内内完工,而施工不会被天气所影响。只是,模块化房屋必须符合通常超过传统现场房屋的特定规则,准则和建筑法规,因此会有更严格的审查措施。
负责该项目的多伦多非营利住房开发商St. Clare’s Multifaith Housing Society的执行董事安亚当斯(Andrea Adams)表示,这个模块化住宅建筑不仅是城市中心闲置土地再利用的典范,也象征着预制房屋技术在解决住房危机中的潜力。
“我们利用了每一寸土地,同时确保建筑美观实用。”她强调,虽然这一项目只是应对安省8万无家可归人口的一个“小步骤”,但模块化预制房屋的高效、经济特点让人看到了解决住房短缺的希望。
加拿大正面临严重住房危机。据估计,未来数年内全国需建数百万套新房。总理卡尼(Mark Carney)在竞选期间承诺10年建500万套房屋,这意味着每年要建造50万套。
在以往,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但是在模块化预制住宅技术的加持下,这个目标变得并非遥不可及。卡尼曾承诺,要向预制房屋制造商提供250亿元贷款。他还曾表示,加拿大将打造一个依托本国木材、技术和劳动力的“新住房产业”。
无独有偶,安省省长福特(Doug Ford)也在今年初的选举中承诺投入5000万元支持模块化建设。
多伦多大学城市学院教授卡惠茨曼(Carolyn Whitzman)指出,模块化建筑的成功需要“稳定的需求”。她建议联邦政府可以通过年度下订单的方式,推动模块化住房用于支持性住房、学生公寓等社会用途,从而为工厂提供明确市场预期。
“建设工厂、雇佣工人,需要一个长期而可预见的需求环境。”她表示,虽然模块化建筑目前仅占加拿大建筑业的4%至6%,但正逐渐成为趋势。
除前文提到的预制房项目外,多伦多市近期在金斯顿路建成一座五层、64单元的预制住宅,租金根据住户收入浮动。市府住房官员罗林斯(Doug Rollins)表示,该市计划到2030年建成1.8万套支持性住房,其中部分将采用模块化技术。
与此同时,建筑公司也感受到预制房屋可能带来的市场热度。
渥太华的Theberge建筑集团,正在该市的西伯罗社区建设其首个模块化公寓项目。该公司计划在夏末启动更多项目。发展总监西尔伯特(Jeremy Silburt)表示,模块化建造让开发时间缩短三分之一,“我们节省了大量资金与时间。”
与此同时,彼得堡、伦敦等安省中小城市也纷纷采用模块化建设,快速兴建几十套小型住房,以应对本地需求。
未来仍需制度支撑
尽管模块化房屋展现诸多优势,专家强调,这并非解决住房问题的“灵丹妙药”。关键还是资金与政策支持。
前文提到的预制住宅项目的资金来自多个层面:联邦政府投入约480万元,多伦多市提供了约170万元的费用减免和税收优惠,开发公司自身贡献了约90万加元。每套单元月租金维持在500元左右,是可负担的水平。
随着模块化住房逐步走入主流,政府、开发商与社区组织之间的合作,也将成为能否真正扩大规模、解决住房困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