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端午连假吃粽子 营养师曝热量最高是「它」 健康这样吃

    振兴医院营养治疗科营养师高法民说,吃粽不变重,还能兼顾健康,请牢记四大原则,三少一多、避免沾酱、均衡摄取、户外活动。(AI生成)

    5月底就是端午节连假,许多民众选购或自制粽子欢度佳节,粽子美味好吃,又有许多不同种类可供选择,但不小心摄取过量对身体的负担可不容小觑。台湾振兴医院营养治疗科营养师高法民说,吃粽不变重,还能兼顾健康,请牢记四大原则,三少一多、避免沾酱、均衡摄取、户外活动。

    高法民指出,端午节市面常见粽子有北部粽、南部粽、碱粽、裸粽、北平粽、广东粽、湖州粽等,一般传统肉粽,使用高油脂及高热量食材,如糯米、花生、五花肉、咸蛋黄等,再加上有些粽子糯米及馅料常以油先热炒,1颗肉粽热量高达700大卡。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若三餐饮食份量仍照平时摄取,过多热量很可能造成体重增加,并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健康体重60公斤的静态工作成年人,每日所需热量约1800大卡,每额外摄取7700大卡约增加1公斤体重。

    高法民指出,吃粽不变重,还能兼顾健康,请牢记四大原则:

    第一、三少一多,少油少盐、少糖和多纤维。

    民众自制或挑选粽子时,烹调以低油、低盐为原则,尽量避免选择高热量、高油脂的食材,建议使用低热量、低油、高纤维的食材,如可用紫米、薏仁、燕麦、红藜麦等全谷根茎类取代糯米。

    另,用瘦肉、鸡肉、海鲜等低脂肉类来替代五花肉,减少热量及脂肪的摄取,配料选择上使用莲子、豆类来替代高油脂的花生,或选用菇类、竹笋等低热量高纤维食材,来降低热量摄取并延缓血糖上升。甜粽部分,可以选择芋头、地瓜等全谷根茎类作为替代减少精致糖的使用。

    第二、避免沾酱摄取原味,掌握盐份糖份不过量。

    民众吃粽子常搭配含钠量高的沾酱,如海山酱、甜辣酱或酱油膏等,每10公克中含有约178、196及405毫克的钠,粽子在烹调过程中已有调味,若再搭配含钠量高沾酱,一天累积下来很容易超过每日摄取量,以健康人每日钠建议摄取量为2400毫克,约6公克食盐,长期钠摄取过高会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风险。

    除此之外,碱粽常以砂糖、果糖等精致糖类做为搭配,常不知不觉中摄入多余热量。建议民众在食用时品尝粽子的原味,尽量减少搭配沾酱,以免钠及糖过量摄取,造成身体额外之负担。

    第三、均衡摄取六大类,食物种类均衡吃。

    传统粽子由糯米组成,糯米在食物分类属全谷杂粮类,一般大小的传统肉粽,重量180至200公克,份量相当于一碗6分满饭量,享用同时别忘记均衡饮食的概念,适量减少其他餐食中全谷杂粮类份量,以防过量摄取让体重上升。此外吃肉粽容易缺乏蔬菜,要记得多补充青菜,每日应至少摄取3份蔬菜,达到健康均衡饮食目标。

    第四、亲近户外多活动,连假不要宅在家。

    趁着连续假期带家人到户外活动、亲近大自然,就近的社区公园、健行步道、登山步道及自行车道健走或骑单车也是很好的选择,不仅运动也舒展筋骨,促进家人间感情的同时,还能减去节庆聚餐摄取的多余热量,一举两得。

    高法民呼吁,端午吃粽保持四大原则,美味健康别怕胖。

    5月底就是端午连假,许多民众会选购或自制粽子欢度佳节,粽子美味好吃,又有许多不同种类可供选择,但不小心摄取过量对身体的负担可不容小觑。(振兴医院提供)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