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时报报导,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11日表示,美中官员在日内瓦举行为期两天的贸易谈判取得「实质进展」,这是华府与北京可能开始缓和经济紧张的首个迹象。然而,专家指出,尽管美中展开对话是正面消息,但双方在会谈后并未宣布任何具体让步,显示谈判之路将会漫长艰难。
贝森特与贸易代表葛里尔(Jamieson Greer)结束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的会谈后表示:「我们将在12日公布细节,但是我可以告诉各位,可以告诉各位,这次谈判富有成效。」
彭博资讯指出,届时将发表联合声明。
葛里尔表示:「重要的是要理解我们能如此迅速达成共识,这也许反映出双方的分歧并没有外界想像得那么大。」他补充道,双方「早已有不少前期准备」。
这是美方谈判代表首次发表乐观评语,显示美中有可能逐步解除扰乱金融市场、引发全球供应链忧虑的贸易战。
葛里尔表示与中方的协议将有助于缓解贸易紧张。他表示:「美国对世界的贸易逆差高达1.2兆美元,因此总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加征关税;我们有信心这次与中国伙伴达成的协议,将有助于处理这项国家级危机。」
根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导,何立峰表示与美方代表进行了「坦诚、深入且具建设性」的会谈,并达成「重要共识」。新华社指出,何立峰宣布中美双方同意创建一个机制,持续就贸易与经济问题展开后续对话。
纽约时报引述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豪顿(Nancy Vanden Houten)10日在一份研究报告写道:「我们认为,这次美中官员周末谈判的重点应是降低外界期待。」
豪顿指出,即便美国将对中关税降至80%,整体有效税率仍将是川普当选时预测的三倍。一些分析人士与企业高层表示,关税一旦超过50%,通常就足以阻碍贸易。
华府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副主席林希康(Scott Lincicome)则表示,美中双方同意继续对话是一个正面信号。但他也补充,双方在会谈后并未宣布任何具体让步,显示谈判之路将会漫长艰难。
林希康说:「开了16个小时的周末会议,唯一的成果竟然只是『同意再开更多会』,这听起来真的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