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出版「熙攘之间」、「黑白道台湾」等小说的教师作家潘松带18日辞世,享寿91岁,他生前挑战威权、上书教育单位取消莫名政策,竟遭惩处,犹如他笔下的「黑白道台湾」,家人盼彰化县府还潘松带一个公道。
潘松带长子、南艺大应用音乐学系系主任潘罡接受访问表示,他曾约略听过父亲谈及此事,但直到近日整理父亲遗物,亲睹文档,包括潘松带上书当时教育部长李焕的书信内容、教育部的回函、教育部指示省教育厅与彰化县府调查的公文、彰化县府惩处公文、教育部致歉函等,才明了父亲当时的正直与勇气,也对父亲的遭遇格外不舍。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潘罡指出,根据相关数据,时任副总统的谢东闵曾推崇「论语」,认为要「更普及教育、端正德性」。由于谢东闵是彰化人,当时的彰化县府仅凭这样几句话,于1982年通令全县小学开始进行「论语教学实验」,实验历时6年,基层教育单位苦不堪言。
潘罡表示,潘松带1986年2月具名写信给李焕,教育部在3月回函给潘松带,同时要求省教育厅调查当中「诸多弊端」,逼使彰化县政府调整若干作法来减轻师生负担,但县府却以「越级报告」为由,记潘松带申诫,让他拿不到年度考绩奖金,同时无法以优良教师资格获得退休。
潘松带生前曾以小说方式,描述他在两岸三地的见闻遭遇,以及小人物不由自主的命运,学者黄锦珠在书评中认为潘松带的著作捕捉了他「不渝不折」的人格。
潘罡强调,潘松带一辈子以对抗欺负弱小的强权为傲,对于他质疑「论语教学实验」遭到不当惩处,潘家认为县府有必要还潘松带一个公道。潘松带告别式订5月1日举行。
彰化县府教育处表示,本案因年代久远,将先查找相关数据后,再研议后续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