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多年 中国副外长:争取明年达成

    中国副外长陈晓东表示,争取2026年达成「南海行为准则」。(取材自中国外交部官网)

    中国与东协各国针对「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已有多年,近期相关纷扰频繁发生,最新消息显示,中国官方希望争取在2026年达成「南海行为准则」,以构建「更加完善的南海规则秩序」。

    据中新社,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27日在海南出席博鳌论坛南海分论坛时,作主旨发言时表示,中国坚持通过「创建规则塑造地区秩序」。他提到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确立了处理南海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共同规范。中国愿同各方继续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他强调,同时排除干扰,聚同化异,在已经完成案文三读的基础上,争取在2026年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构建更加完善的南海规则秩序。

    另据中国外交部官网的通稿,并未提到陈晓东所说的2026年期限,而是指出陈晓东介绍了中国南海权利主张的历史经纬和法理依据,强调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对相关海域拥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陈晓东并指出,当前个别南海当事国为谋求非法利益不断在海上侵权挑衅,某些域外国家频频打「南海牌」,加大在南海的军事投射,给南海和平稳定带来风险挑战。他强调中国将继续宣导各方坚持通过双边谈判解决海上争议,通过对话合作管控海上局势,防范并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扰破坏南海和平稳定,通过创建规则塑造地区秩序。他表态中国将坚定不移做南海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

    本届分论坛由中国南海研究院主办,围绕南海区域秩序构建和「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南海环境保护实践与区域合作、海洋经济一体化等议题深入交流研讨。来自中国、印尼、柬埔寨、越南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约150名官员和学者参加。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与东协2002年达成「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但相关约束力不强,而双方此后仍持续讨论,并于2018年形成「南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当年时任中国总理李克强表示希望三年内达成,隔年各方完成第一轮审读,启动第二轮审读,但直到2023年7月才完成第二轮审读,同年10月启动第三轮审读。

    中共政治局委员兼外长王毅,7日在两会记者会上,透露中国与东协国家的「南海行为准则」已完成案文三读,中国对达成「准则」的前景充满信心,且「已实现同南海当事国涉海机制性对话的全覆盖」。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