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13885 帖子

    「小商家无处可躲」纽约亚裔社区民代 批关税战鲁莽

    川普政府针对中国进口商品施加的145%关税已开征,来自纽约市三大华裔社区的民意代表14日在曼哈顿华埠集会,谴责关税战鲁莽草率,表示高度依靠亚洲货物的亚裔社区商业和消费者根本躲无可躲,将对华裔居民生活和生计带来严重影响。 参加集会的包括代表华埠的国会众议员高德曼(Dan Goldman)、州众议员李荣恩(Grace Lee)、代表法拉盛的国会众议员孟昭文以及代表布碌仑(布鲁克林)华人区的市议员庄文怡。此外,华埠商业改进区行政总监陈作舟、华埠茶商「好茶水」(Grand Tea)业者刘凯琳和华埠「金门超市」业者陈希。 身为州众议会亚太裔工作组主席的李荣恩表示,华埠居民日常所需的大量物品甚至食品都是从中国进口的,高额关税会由消费者和位于进口物流链终端的小商家共同承担,而非川普政府和他们背后的亿万富豪们,这是对在地社区经济机会和文化保育的直接攻击。 国会亚太裔内核小组主席孟昭文表示,小商业是纽约三大华人社区的经济支柱,而川普政府所做的,非但不是在帮助这些美国企业繁荣,而是在他们刚刚经历了新冠疫情的颠覆性冲击、终于有所好转时,再次落井下石。孟昭文强调,川普的关税战并非只有针对中国的极高税额,对几乎所有其他贸易伙伴也都增加了10%的关税,这意味着高度依靠亚洲货物的亚裔社区商业和消费者根本躲无可躲。 刘凯琳说,她从父母手中接过的店铺是华埠典型的小商业型态,依靠辛勤的工作和微薄的利润维持社区街坊能够接受的价位,没有钱请律师打官司,更承受不起突如其来的成本激增。更重要的是,只有中国才能出产种类丰富的茶叶,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亚洲国家,都无法弥补货物品类的缺失。因此对她来说,面对来势汹汹的关税战,根本别无选择。 庄文怡表示,关税战看似是个宏大的政治议题,但在她看来,这更是每个社区居民的切身之痛。「你可以说,我只买佛州的橘子,不买中国货。但是,种植橘子需要灌溉,运输橘子需要包装和车辆,所有这些环节中,都不可能避免中国制零部件的存在。」 高德曼指责总统川普利用美国的经济作为筹码,为他自己捞取权力和利益,而且发动关税战的手段还毫无策略、进退失据。他同时指责国会共和党人自废武功,主动放弃监督权和对总统权力的制衡力量。高德曼呼吁更多受到关税战影响的华裔选民积极向民代陈情,讲出他们自己的遭遇,同时给所在选区的国会议员、尤其是共和党议员施压,以倒逼他们改变态度。

    零售商又贪婪了?趁着购买加拿大运动 许多商品又悄悄涨价

    1 月底,在美国关税威胁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时任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和加拿大各省省长敦促人们购买加拿大产品。至今许多人都在问:是否有厂商趁着民众的爱国情绪发酵而赚取了额外利润?因为许多加拿大商品似乎又涨价了。 CBC Marketplace 从今年年初开始分析了多伦多市中心一家 Loblaws 商店中数千种标有加拿大产的食品杂货的价格。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8589796317-0'); }); 尽管 90% 的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约 2% 的价格下降),但 Marketplace 发现,自从政府发出购买加拿大制造食品的呼吁以来,数百种产品的格已经上涨。其中一些来自加拿大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包括 Tim...

    江西男为泄愤、飙128时速撞死1家3口 其父还辩是天灾

    江西景德镇一名20岁廖姓男子与女友在车上发生争吵,情绪失控下将车辆开到时速128公里,撞上一家三口致死,其中包括一名不满周岁的婴儿,事发后肇事男子的父亲还对受害者家属说「我儿子撞死了你家属是天灾,你们来搞我儿子是人祸」。这起案件于15日开庭审理,死者家属胡女士说要帮儿孙一家讨回公道,要廖男一命抵三命。 综合极目新闻、大河报等媒体报导,这起车祸事件发生在2024年10月,当时廖男和女友在电动车上发生口角争执,电门踩到100%,女友哀求他「慢点」,廖男短暂停顿后,却再次将电门踩到底,撞上准备过马路的一家三口,未满周岁的婴儿当场死亡,两名大人经抢救无效离世。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胡女士表示,当天儿子一家正在回家吃晚饭的路上,她打了二、三十通电话都没人接,直到交警接起儿媳的电话才知道出了事,「我们感到天都塌了」。 胡女士表示,儿子有点内向,但工作勤勤恳恳,「上级领导都喜欢他」,儿媳妇也特别孝顺。事发后,胡女士及其老伴患上了「创伤后应激性障碍」、「重度抑郁」,两人靠安眠药入睡,每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每当早上一清醒,眼前就闪现出孩子们离开的天数。 肇事者家属的态度更让他们无法接受,在胡女士播放的一段通话录音中,廖男的父亲称「我儿子撞死了你家属,这是意外,这是天灾,你们过来搞我儿子,这是人祸,一个是天灾,一个是人祸。一个是人为的,一个是没法控制的。」 胡女士说,「我们两口余生就是要为我儿孙一家讨个公道,就是要廖某某死刑,一命抵三命。」

    加拿大成全球留学生首选目的地 政策收紧但兴趣反增!

    加拿大留学资讯平台ApplyBoard本周发布了《2025年春季学生脉搏》(Student Pulse Survey Spring 2025) 报告,对来自全球的留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加拿大超越了美国、英国和澳洲等热门留学国家,成为2025年全球留学生首选的升学目的地。 调查以问卷访问了850名来自全球的学生的意见,当中有多达94%表示对负笈加拿大升学感到兴趣,包括有55%的人表示“极感兴趣”,24%称“非常感兴趣”,12%“颇感兴趣”,4%“有一点兴趣”,只有6%表示“完全没有兴趣”。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8589796317-0'); }); 有近三分之二 (65%) 的受访者只考虑六个国家,除了最受欢迎的加拿大外,第二至六位依次为:美国 (92%)、澳洲 (90%)、英国 (89%)、德国 (86%)、爱尔兰 (86%)。 尽管加拿大政府今年将新签发学生签证的数目削减了10%,并修订了持学签者每周最高兼职工作时数上限,但这些政策的改变,看来并没有减低海外学生对加拿大的兴趣。 调查指出,在近期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海外学生对加拿大的兴趣有增无减。有30%受访者更表示他们因此对加国“兴趣大增”,18%表示他们的兴趣“有些增加”,29%表示兴趣“没有改变”。 政策修订对海外学生前往加拿大升学兴趣的影响: 根据2023年的数据,加拿大国际学生人数多达104万,其中来自印度的学生约占41%,来自中国的约占10%;超过7成人都表明希望在毕业后移民加拿大。数据显示约45%的留学生最终能在加拿大取得永久居民身份。 图:freepik V20

    多伦多天气油价汇率 今日最高温度13度!

    多伦多今晨天气油价汇率资讯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农历三月十七;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8589796317-0'); }); 多伦多今日天气:晴天最高温度13度,最低温度5度 今晨外汇即时行情:1加元兑换美元0.72美元1加元兑换人民币5.26元 今日油价:大多地区加油站平均油价范围报127.9分/升。 股市:S&P/TSX昨收 23,587.80,+572.90 (+2.49%)DOW昨收 40,212.71;+619.05 (+1.56%)上证综指收于3262.81;+24.58 (+0.76%)深证成指收于9884.30;+49.86 (+0.51%) 图片:资料图

    Breaking

    美国纽瓦克机场塔台两周内第2度断讯 持续90秒

    美国联邦航空总署(FAA)表示,纽约大都会区3大机场之一的纽瓦克机场不堪重负,9日凌晨再度发生90秒的断讯。 法新社报导,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Newark Liberty International Airport)4月28日就曾发生附近费城(Philadelphia)航管人员无法与飞机联系的情况,导致航班延误、取消。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加拿大卫生部紧急新规!铅含量砍半:学校的水=毒水…

    来温哥华很久的华人们, 可能到今天都还挺疑惑👇 自来水管流出来的水, 到底能不能直接饮用呀? 很多老移民都会告诉你 发达国家的自来水 已经达到了饮用标准啦 洗澡时喝上两口都没问题 确实,如果看自来水中 所含金属离子及杂质的多少 (水中含有可溶性固形物) 那么咱大温的水质干净程度 真的是没话说 曾经有网友用水质测试笔 做过实验检测 通过测试水的电导率 测定水中所含金属及杂质 数字越大,水质越差 当时网友测出来的数字是↓ 太原的自来水:显示数字296 北京的自来水:显示数字393 国内超市卖矿泉水:显示数字20 而温哥华的自来水:显示数字13 (比国内瓶装矿泉水还干净?!) 而按照饮用水规范 显示数字低于40的 为直接饮用水 这么看来,大温华人可以放心了 要说水的干净程度 杂质确实是非常少的 确实,很多人都说: “大温自来水的水质非常好, 甚至比瓶装水更好。 是严格控制检测的高山活水, 是世界上自来水水质, 最好的地区之一。” 但是!转折来了—— 水中的铅含量,怎么样呢? 就在两年前,大温本地 爆发了一连串大新闻🔥 当时,各大本地媒体 如《温哥华太阳报》 (Vancouver Sun)报道称 “全BC省的60个校区抽查饮用水的质量,学校内10,000个饮用水的源头取样进行15,000项检测,结果惊人的发现,其中有26.5%样本的含铅量超出食水安全的标准。” 列治文一所小学 Walter Lee elementary school 含铅量超出安全标准307倍! 素里的学校更猛 Henry Bose Elementary School 含铅量超出安全标准229倍…… Berkshire Park...

    留给卡尼的时间不多了:54天内打破省际贸易壁垒?没人敢信呐!

    在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就职后宣布的诸多优先事项中,其中一项承诺近在眼前。 卡尼表示,他要在加拿大国庆日(7月1日)前拆除省际贸易壁垒,让加拿大人的商品、服务和劳动力流通得更加顺畅。 国庆日距今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往细了说,加上今天,加上所有周末,也就只有54天。 加拿大的省际贸易壁垒可谓“陈年顽疾”……“访美首秀成功”的卡尼刚一回国就投入“恶斗”。专家称,卡尼面对的情况并不轻松,“破壁”绝非“调整一下”那么简单。 铜墙铁壁 目前,加拿大省际贸易壁垒主要包括: · 各省“职业许可”不互认; · 各省“酒类产品”税率不统一、准入手续不统一; · 卡车运输相关标准不统一(涉及交通规则、轮胎类型、安全配件、载重限制等); · 各省行政程序不统一,有关“禁止项目”的法规不统一。 尽管卡尼积极与各省省长会面并频繁表达决心,但一众专家却泼下冷水。 康大经济学家兰德尔(Moshe Lander)指出:“省际壁垒由省级规定所导致,而省级规定并不完全由联邦政府掌控。即便是‘加拿大总理’,卡尼也无法强制各省取消他们的‘自保’措施。” 加拿大制造商与出口商协会主席丹尼斯·达比(Dennis Darby)也强调:“虽然卡尼已有计划在7月1日之前引入‘相关立法’,但‘说服各省合作甚至妥协’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关键。” “国内贸易壁垒”是指“一个省份生产的商品或服务,因行政程序、法律规定等差异而难以流转至其他省份”。 安大略精酿酒庄协会总裁瓦西利申(Michelle Wasylyshen)直言:“魁北克SAQ的加价要比安省LCBO高25%,如果我们的酒出现在那里,这么贵,哪个魁北克人会买?” “我们把酒卖到日本都比卖到魁北克更容易而且更赚钱。” 该障碍不仅影响“货物流通领域”,也限制“专业人士跨省服务”,比如房地产经纪、电工、水工、按摩师、美发师等等,他们在更换居住省份后,往往需要重新获取执业牌照。 加拿大制造商与出口商协会主席丹尼斯·达比表示,“改变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因为我们早有模板——就像‘驾驶执照’,每个省都签发自己的驾照,但你拿着它就能在任何省份开车。”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个机制扩展到‘焊接、压缩机维修’等职业领域呢?那样不就消除了劳动力流动领域的省际壁垒吗?” 危机共识 好消息是,一些省份已经开始行动——过去四个月来,在特朗普贸易战的威逼下,加拿大各省因危机感而达成共识,加拿大内部消除贸易壁垒的进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 ·...

    血泪教训!在加拿大,千万不能在自家门口叫出租车!

    近日,一名华人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起了一个热门话题:“在加拿大,为什么不能在自己家门口打Uber?” 这条提问激起了无数华人网友热烈讨论与故事分享。 前脚刚走,后脚就被break-in 评论区的回答五花八门,有人分享了自己亲身经历,有人则感慨出远门有时真的是防不胜防!但无论分享的故事如何,几乎所有华人的结论都惊人一致:“不要!尤其是出远门去机场,无论是Uber、Lyft,还是其他网约车软件,统统都不要在家门口叫车!” 比如,一位加拿大老留子A对此表态:“千万不能!我叔叔一家上次就是打Uber去机场,人还没过安检,家里的警报就先响了。前脚刚走,后脚就被人break-in。” 而且,据这位老留子表述,她叔叔家住在Toronto French School附近,那一带算是多伦多治安较好的区域,结果小偷对此根本不惧! 另一位华人网友B也表示:“真的要注意,我家也算是治安不错的‘富人区’,结果一回国,家里就被掏空。虽然都装了保安系统,但一点用都没有。搞得我现在都不敢再住独栋了......” 住在独立屋的网友C更是分享了自己曾经打Limo网约车去机场的惊魂经历。当时,刚出门1分钟,家里的防盗报警就响了,还好网友的老公在家,及时报警,阻止了这场闹剧的发生。 她回忆说:“司机一上车就确认我是不是去机场,然后开始用他自己的语言一直打电话。” 由此看来,司机当时八成是正和同伙密谋break-in。也是从那之后,网友都选择把车约在家附近,司机离开后自己再悄悄走回家。 网友D也想起了自己打车奇怪的经历,“我之前有一次拉着箱子打Uber,全程没说话,结果司机突然问我是不是去机场。我说没有,是去朋友家,他就立马闭嘴了。”听着是不是有点毛骨悚然? 不止是华人网友们的叙述,Global News也曾报道过一名Uber司机Jackie Gordon Wilson先是把客户送去了机场,在1个小时后,立马返回了此客户的住家地址,试图硬闯偷窃。 好在这户人家安装了摄像头和警报器,Wilson触发警报后只得作罢,随即离开了现场。但他并未就此罢休,而是转而前往另一户人家,成功入室并将屋内财物洗劫一空。 幸运的是,该区域许多住户都安装了监控设备,警方最终很快将Wilson逮捕归案。 大温是入室盗窃的重灾区 入室盗窃在加拿大非常常见,尤其是人口相对稠密的城市。 比如在华人比例超过的一半的大温地区列治文市,犯罪活动地图显示,从2025年年初至5月1日,已发生了57起住宅入室盗窃案;而在2024年全年,该类案件的总数高达223起。 至于温哥华,根据温哥华犯罪地图系统的数据计算(因系统限制无法显示总数),以West Broadway为中心、方圆5公里范围内,仅在过去四周内,就发生了多达45起住宅入室盗窃案件。 面对上述种种案例与数据,“出远门不打的”早已成为了加拿大华人多年心照不宣的共识。 比如,网友E就分享了自己的出行护家攻略:“我们一般出远门时都会趁没人注意,提前把行李偷偷搬上车。到出发时间,就悄悄地离开,谁也不打招呼。如果是去机场,也都是朋友之间互相接送,尽量低调。” 不过,对于这种“隐身式出行”,网友F表示,悄摸出远门还是远远不够,一旦遇上每周必备的倒垃圾环节,只要你的垃圾桶没摆出去,别人一下子就认出你家没人了! 网友G也对此复议:“没错!我之前的邻居回国三个月,就拜托我每周帮她把垃圾桶推出去,甚至还会放些垃圾进去,制造‘有人在家’的假象。她还专门设置了晚上自动亮灯几个小时,有时甚至通过摄像头远程播放音乐,就是为了不给小偷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除了网友们分享的建议,小编也总结了几条出远门防盗建议,供大家参考: 1. 避免在出行平台上透露“家空”的信息。打车时不要直接说“去机场”或“我们全家要出远门”。可以说“去市区”或“朋友家”,模糊行程。聊天中也避免透露家中无人等敏感信息。 2. 制造“家中有人”的假象。使用定时灯光、广播音乐等方式让房子看起来有人居住;请邻居帮忙收信、清理门前落叶;车道上尽量停一辆车;避免在社交媒体上实时“打卡”暴露你不在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