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到周六,成百上千辆由美国驶向BC省的车辆,在距离边境仅几百米处就被拦下,接受彻底检查,气氛异常紧张。
BC省居民莱斯利(Leslie)和丈夫周五上午南下美国,只是想吃个午餐、买点杂货,没想到返程时竟遭遇额外安检。

当时她举起NEXUS卡,边境官员先是示意他们通过,却在她刚驶过时大声喊道:“下一辆停下来检查!”车窗开着,声音分毫不差地传进车厢。
莱斯莉偷偷瞄了一眼后视镜,发现后面的车辆可没这么好运。海关人员不仅打开车门,还翻遍了车厢和后备箱,检查得一丝不苟。
莱斯莉坦言:“看着别人被这么彻底搜查,感觉特别不自在,好像随时轮到自己一样。”

在华盛顿州布莱恩市(Blaine)执业的移民律师伦·桑德斯(Len Saunders)表示,海关对出境车辆进行抽查并非新鲜事,但连着三天、如此大规模集中行动,他还是头一回见。
“这种临时增设的检查站,就只有在和平拱门口岸出现过,我没有听说过在罗伯茨角(Point Roberts)、苏马斯(Sumas)或林登(Lynden)有这样的情况。”他说。
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则在声明中称,作为其国家安全职责的一部分,定期对出境交通进行检查,是缉捕通缉犯和截获各类违禁品的重要手段,“这些检查让社区更安全”。不过,这番说法并未缓和旅客们的焦虑,也没减少他们对长队的抱怨。
据了解,这个“临时检查站”自周日凌晨起便悄然撤离,但短短三天的举措,已经对边境两侧小城的经济造成冲击。
许多依赖BC省游客的商家,最近都感受到了客流骤减的压力。伦·桑德斯指出:“本来来美国购物、加油、取包裹的加拿大人就不多,一排队就两小时,谁还会愿意过来?”
莱斯利坦言,这次经历让她对美国海关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你会开始琢磨,哦,下一个能不能过?是不是会被拖进去检查几个小时?”她说,原本只是例行出境,哪想到变成现在这样。

对于边境两国来说,安全与便利一直在博弈。一旦苛刻检查影响了旅客体验,就可能反过来伤害本地经济。
尤其是在和平拱门、罗伯茨角这样距离近、往返频繁的口岸,每一个多出来的检查点,都像是一道看不见的门槛,让原本习以为常的跨境生活多了几分压力和不确定。
当地商会和有关单位正在跟进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希望美方能尽快给出一个透明的解释——到底是例行操作,还是因为近期某个安全警报?

商户们也希望,无论如何,别在没有提前通知和充分理由的情况下,再次让加美两国人民彼此猜疑。
对普通旅客而言,最现实的感受就是排队时间翻倍、心里也跟着打鼓;对依赖游客的商家而言,短短几天就可能让一个周末的生意“腰斩”。
和平拱门口岸虽然目前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大家的疑问依然没有答案:为什么突然加设检查?下次还会不会再来一次?或许,只有美国海关自己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