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昔越南船民 落户加州蒙特瑞湾讨海 40多年闯出名堂

    黄大的两艘渔船,是以蒙特瑞湾的Moss Landing为母港。 (谷歌地图)

    今年是越南战争结束50周年,回首半个世纪,一些出逃的越南船民在蒙特瑞湾凭借捕鱼技术生存,并为加州的海洋渔业带来延续的契机。

    圣荷西信使报报导,现年71岁的渔民黄大(Tai Huynh,音译),12岁时跟着父亲在越南中部的海域捕鱼,学习捕鱼与掌船的技巧。越南沦陷时他才21岁,为了逃避共产党的强迫兵役,他搭竹筏出逃,最后在芝加哥的一所基督教会赞助下,于1978年到美国,他的妻子随后到芝加哥与他团聚。

    他的一个童年朋友当时在蒙特瑞湾,黄大被他所说的海洋景象吸引,举家迁到北加州定居。讨海是危险又粗重的工作,当年这一带的讨海人都是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的后裔。蒙特瑞湾外号叫「世界鱿鱼之都」(calamari capital of the world),黄大先是在一艘意大利船主的捕乌贼渔船上打工。

    1991年黄大用自己的一双手造出一艘渔船,取名「三公子」(Three Sons)。2001年他又买了一艘船,取名「四千金」(Four Daughters)。北加州外海风浪大,海水很冷,深海里的黑鳕鱼(black cod)肉质白皙细嫩,可以卖到好价钱,他的专长是捕这类的鱼。

    近年来气候变迁造成鱼源可续性的问题,一家食物银行希望把原本会丢弃的鼠尾鱼(grenadier,又称rattail fish)带回岸上处理,然后赠给贫户作为蛋白质的来源。鼠尾鱼长相极丑,从深海捞上来以后因为失压五脏会从鱼口爆出,令人一看就失去胃口,但现在既然有机构愿意收购,黄大便把鼠尾鱼也带回港口。

    另一个会误上渔船的鱼是红石斑,这种鱼活的可以卖到每磅10元,他特别备有一个氧气缸,把红石斑放在里面。日前黄大和他的搭档出海36个小时,回到港口卸货时,三种鱼总共有3854磅之多。

    黄大表示自己很幸运,捕鱼捕了一辈子没有发生过重大意外,也让自己有能力养活妻子与七个子女,但是他不希望儿孙接续他的讨海生计,他希望他们都能在陆地上有专业的工作。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