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发展迟缓儿童通报数仅4.3%,接受疗育者仅2.7%,远低于世卫组织发展迟缓儿童盛行率6%至8%。卫福部保护司司长张秀鸳表示,第一线社工服务儿虐受害者时,发现许多受虐儿少属于特殊需求儿少,属过动、发展迟缓者高达2成,这些儿少常有情绪障碍等症状,却被家长当成一般儿少管教,进而引发儿虐事件。
世卫组织估计,全球发展迟缓儿童盛行率约6%至8%,但6岁以下发展迟缓儿童通报率仅4.3%,实际接受疗育者仅2.7%,而根据卫福部心健司统计,国内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患者盛行率仅10%,但仅2%接受诊断,1%完成完整治疗。张秀鸳说,种种数据显示,台湾在发展迟缓儿童通报治疗上,仍有进步空间。
113年台湾家内受虐儿少案件中,经社工调查儿少属发展迟缓者占6.5%、过动症占11.7%;家外安置的受虐儿少,则有高达3成为身心障碍、发展迟缓儿少。张秀鸳表示,特殊需求儿少在公权力介入,要求安置时,却因有许多情绪行为困扰,被安置机构视为「难治儿」,有人因此不断「被退货」,辗转在不同机构间接受服务。
张秀鸳说,ADHD、自闭症儿少,若未及早诊断,父母将其视为一般儿少管教,如以打骂方式要求孩子写功课等,孩子却因疾病问题难以遵循指令,久而久之恐演变成虐待行为,被通报进入儿少保护服务系统,且社工访视时发现,这些受虐儿少因未及早治疗,疾病情况都很严重,亟需通过宣导,让家长知道这些孩子需要医疗、心理社会资源协助,不是打闹就能改变。
ADHD及自闭症儿少,幼年时被家长虐待,长大后转为施暴家属,陷入恶性循环。张秀鸳表示,卫福部统计,未成年「卑对尊」暴力事件行为人,67.5%有身心状况,其中ADHD占22.7%,泛自闭症诊断占17.8%,情绪障碍及妥瑞氏症各占4.4%,忧郁症占比3.1%。
张秀鸳表示,每个孩子均有不同特质,特殊需求孩子若能尽早发现,经儿童发展筛检、联合评估中心评估后,进入社区疗育服务等接受治疗,可让孩子稳定成长,且相关服务有国健署补助、健保给付,都属免费,偏乡地区也有亲子馆、卫生所等早疗资源进驻,由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等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