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暖化严重 加拿大驼鹿往北方森林栖息「黑熊也来了」

    加拿大驼鹿。示意图。 (美联社)

    加拿大偏远北方的城镇,把飞机当作非常昂贵的客运。把我从温尼辟载到邱吉尔的第一航空(First Air),必须先飞到哈德逊湾西北岸上的荒凉据点——兰金因莱特(Rankin Inlet),再回头往南飞。飞机内部分成两区——乘客坐在后面,前半部留着载货。

    这次的绕路让我从空中好好审视了北方针叶林与冻原的生态推移带,这片区域从邱吉尔一路延伸到北极海。像格陵兰那样的地方,极地荒漠和森林线近得讨厌,这里的生态推移带则宽达四百哩,灌木线一路延伸到努纳武特北极群岛遥远的北方。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这是「森林线」定义发生争议的地方。按某种观点来看,森林线是高度超过五公尺或更高的树木生长的北界。不过,耐寒而坚毅的矮小云杉覆盖着这片大地,长成矮盘灌丛的据点;对云杉来说,这种观点好像有点残酷。这些树是旱生植物——适应了水分受到严格限制、温度梯度陡峭以及光照减少的干旱地景。而云杉正好也是冻原和森林线之间的支柱。

    另一个版本的观点中,森林线是森林与冻原区在连续森林之后的北界,在这里,森林和冻原的平衡逐渐变成了以冻原为主。如果没有详细的研究卫星影像,想要在邱吉尔和兰金因莱特之间的某个位置固定出那条线,是难以做到的。不过,问问萨伊西丹奈民族(Sayisi-Dene)的驯鹿猎人,他们会本能地知道答案。

    萨伊西丹奈民族——欧洲人称他们为契帕瓦族(Chipewyan),这是他们的邻族克里人给予的称呼——自称为「太阳下的人」,称他们的传统领域为「小树枝之地」,那是北方针叶林与冻原交界的平坦矮盘灌丛平原。这是很大一片地区,其北端延伸至西北地区的大奴湖(Great Slave Lake),领域和因纽特人重叠。哈德逊湾公司把他们吸收进毛皮买卖的范围内以前,他们夏天会跟着北美驯鹿,从北方森林边缘来到冻原的繁殖地,冬天再跟着驯鹿回来。栖地之间的分隔线,决定了他们的日程与生活方式。

    一则萨伊西丹奈民俗传说提到,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和北美驯鹿住在一起,但有些女人想拥有驯鹿,所以就像萨米人一样,用刀在驯鹿皮和鹿耳上留下印记。驯鹿气得跑走,最后终于又被人类说服回来,但驯鹿也变得远比以前更提防人类了。确实,在许多研究中,北美驯鹿被称为「领头羊」物种,对于扰动最为敏感。加拿大各地的北美驯鹿现在严重濒危,其中仅有极少数的驯鹿群被认为能够自行繁衍。生态推移带开始出现其他物种。

    邱吉尔的原住民猎人戴夫.戴利(Dave Daley)说:「这年头,驼鹿就像北方针叶林里的牛。」皮玛希旺.阿奇原先的驼鹿都跑到那里去了!至少哈德逊湾流域这里的森林够完整无缺,驼鹿能在连续的廊道移动。那样的廊道愈发重要了,因为暖化会让更南方的栖地劣化,或让天气变得太热,动物的移动能力已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

    「黑熊也来了,该死!」戴利说。

    即便黑熊平常的树林栖地还未能赶得上,但这里的气候已变得非常适合牠们。科学家估计,森林线正以每年一公尺的速度往这里北移,但在如此宽广多样的地域里,几乎有点难肯定。飞机航行在一万呎的高空中,下方辽阔的平原正在大幅改变,平原上有点点云杉和条条流水。

    地球的皮肤正在融化,微生物在冰冻了几千甚至几百万年后逐渐复苏。土壤在蒸散(可说是冒汗,因为水分散发得多、吸收得少),而动植物也注意到了。这是个新世界,而智能生命——聪明的基因——嗅到了,送出吸芽、种子和斥候往北而去,一切准备就绪。

    《寻找北极森林线:融化的冰河、冻土与地球最后的森林》。(图片提供/行路出版)

    (本文出自《寻找北极森林线:融化的冰河、冻土与地球最后的森林》,行路出版/班.劳伦斯,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纽约世界书局购书专线:718-445-2665转1)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