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市议会近日通过新法案,要求市府制定建设全市公共厕所的长期规画蓝图,并目标在2035年前添加至少2120个公厕,数量为目前的两倍。市议员奈尔斯(Sandy Nurse)表示,这项法案旨在解决纽约市公厕严重缺乏的问题,现在全市共有860万名市民,却只有1100间公厕,并不符合市民需求。
该法案指出,市府应创建一个由副市长领导的跨部门团队,并与市规画局(DCP)、市公园局(DPR)与市交通局(DOT)等机构合作,提出长期建设计划。此外,市府将每四年更新一次计划,在2035年前新建超过2120间公厕,其中至少一半将为市府拥有。
奈尔斯强调,法案不只能改善公共卫生与市民的生活品质,还能有效减少由于公共便溺而开具的罚单。根据市府管理报告,市警总局在2024财政年度对公共场所小便的行为发出近万张份刑事和民事传票,比前一年增加了46%。
而市长办公室和市议会发布的财政声明称,该法案不会花费纳税人任何钱,因为法案仅指示厕所的规画,并未指示这些机构建造厕所。对此,奈尔斯指出,建造公厕费用相当高昂,公园厕所基础建造成本约在300万至500万元,且建造时间需花费五年,她希望规画期间能协助相关单位找到降低成本的方法。
她举例她所在的第37选区,一种叫做「波特兰厕所」(Portland Loo)的模块化厕所为布碌仑(布鲁克林)首推,只花不到100万元,且建设时间不到一年,应积极推广此类方案。
然而在部分区域,即使拥有公共厕所,也不代表有机会用得上。根据市议会去年发布的公厕状况报告称,所有接受检查的厕所有三分之二已经关闭或是存在安全问题,无法使用。此外,有10%的厕所没有门锁、10%的厕所没有肥皂、13%厕所没有卫生纸、40%则到处都是垃圾,说明现有的公厕仍存在诸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