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媒体报导,鸿海集团电动车策略长关润(Jun Seki)证实,鸿海正在与三菱汽车敲定协议,将为三菱供应电动车,这有望是鸿海与主要车厂的第一份合约。关润还表示,鸿海渴望与日产和其他日本车厂合作,组成台日联盟。
鸿海周三在东京召开记者会,展示其正在生产的产品与广泛策略。彭博资讯与日本媒体报导,关润在受访时表示,鸿海必须提升公司做为汽车组装业者的能见度,「我们希望在日本提升知名度…鸿海以智能手机代工和收购夏普闻名,除此外就没了」。
日媒报导指出,关润证实,鸿海正在与三菱汽车敲定协议,将为三菱供应电动车。这将会是鸿海与主要车厂的第一份合约。该款电动车预定明年在大洋洲上市。此外,关润还说,鸿海也将为日本市场生产电动巴士,但并未透露鸿海将与哪些合作伙伴合作等细节。彭博则报导,未来几年内,由鸿海制造的电动车和电动巴士将出现在日本和美国的路上。
关润表示:「在一年内,你会看到几家日本合作伙伴的出现。」
至于先前有报导指出,在本田与日产的合并谈判期间,鸿海也曾与这两家车厂接触。当这项合并谈判破裂后,鸿海提议与本田联手、并纳入日产与三菱汽车,创造出四家公司合作架构。关润对此表示:「我们对与所有车厂合作都有兴趣」,「我认为,加入本田、日产、三菱三方联盟,对我们而言是个很棒的构想。」
但关润补充说:「我们这边从未主动与日产接触。」不过他拒绝透露是否曾与本田接触。至于是否可能与日产展开协商,关润表示,「我正在等待适当时机提出合作建议」。
关润曾在日产汽车与日本电产担任主管,目前正积极展开魅力攻势,寻求更多车厂愿意将电动车制造业务外包给鸿海,理由是车厂必须应付转向电动车所带来的巨额成本与风险。
不过,鸿海目前电动车代工业务规模仍太小,无法单独列为财报项目。关润表示,这种情况将随着时间改变,因为愈来愈多车厂会看到外包制造的好处,鸿海也在全球各地扩建产能。目前鸿海正于美国、台湾与泰国新建或改造生产基地,并寻求在印度与中东地区扩张产能;在日本,鸿海有意通过利用现有车厂的工厂来扩大电动车产能,因为一些车厂把更多制造转移到美国因应关税措施,可能产能过剩,部分案子已在洽谈,但也不排除在日本新建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