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腰摆手收脚,上步屈臂,转身推掌……,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12台机器人组团打起太极拳,还表演跳舞、伏地挺身,展现肢体灵活度和步伐稳定性。在亮丽表现背后是研发团队的不断试错、排除困难,连会场地毯都是影响机器人动作的陷阱。
来源:YouTube
新京报报导,此次表演的人形机器人「夸父」身高1.7米,体重55公斤,手臂自重超过10公斤,负载可达5公斤,想要完成打太极的动作并不容易。乐聚通研总经理柯真东表示,「就像人类演员举着哑铃跳舞一样,因为手臂重量大,就会导致重心难以平衡,这对机器人的动态平衡和控制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场科技秀上,4台「夸父」和8台「T1」分别来自乐聚通研(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
机器人登台「炫技」,乐聚通研和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组成40余人的技术团队,经过一个多月时间训练测试,调试算法。「来到真实场景测试之前,我们虽然预想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但从未预想过地毯都会影响机器人的演出效果。」通研院研究员苏垚说道。
按照缺省,「夸父」不仅要做到刚柔并济的转身推掌,还要做到单脚站立等全身舞蹈动作,但现场的地毯比较软,机器人在行走时下陷较多,「在实验室能跑通的代码,来到现场突然跑不通了,只能马上修改。」担任「夸父」幕后群控调度工作的吴嘉阳表示,算法组在实验室对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修改测试,同时借助检测算法进行修改,直到机器人能在较软的地毯上稳定行进。
地毯带来的挑战,并非只有软。苏垚说,「那时候我们已经连续在场地上测试一星期左右,突然发现机器人启动不了,一开电源就『砰』的一声。后来才知道地毯上的毛会产生静电,静电带来的瞬间高压会导致电容器击穿。」解决的方法是把机器人脚底的绝缘漆磨掉将金属露出来,放置一张锡纸,再做一个小的接地设计,这样机器人在行走时就不会跟地面发生接通放电的情况。
会场音响会「干扰」机器人,同样也是在实验室未曾预料到的问题。吴嘉阳称,现场较大功率的音响会对附近的磁场产生干扰,解决的方法是通过更改机器人状态检测算法,排除该传感器导致的偏移问题。此外,现场的信号干扰可能会导致机器人跳舞不整齐,彩排中又与场馆网络人员开展专项会议、协调现场网络信道、降低大功率干扰源所可能造成的延迟问题。
有了在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表演的成功经验,苏垚表示,「我们接下来就在下一代产品中优化设计,这次演示机会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好的训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