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台积电和川普谁有筹码?法智库:台湾3关键「握有强牌」

    台积电logo。(路透)

    法国智库「蒙田研究所」(Institut Montaigne)12日刊出资深研究员杜懋之(Mathieu Duchatel)以「台积电、台湾和川普政府:谁握有强牌?」为题的文章,指出台湾在技术领先、产能布局和与美国企业的依赖上,对于因应随时变动的白宫仍然握有「强而有力的筹码」。

    杜懋之描述,作为台湾「护国神山」的台积电事实上带有「美国DNA」,主要客户苹果、辉达、超微和高通,全部是美国企业,而台积电高层,创办人张忠谋、现任总裁魏哲家,均出身美国顶尖大学。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这种与美国的联系既是台湾的战略资产,也是疑虑来源。它强化台湾对抗中国吞并的能力,却引发关键产业被强制外移的担忧。

    杜懋之认为,台积电宣布扩大在美投资的时机,正值台美的战略关键时刻,显然是川普政府试图在美乌关系紧张引发质疑之际,对外释出稳定信号。而面对川普向泽伦斯基直言「你手上没有谈判的底牌」,台湾可能选择提前亮牌,以维持主导权并塑造台美关系。

    在台积电与台湾政府存在某种战略协调的假设有多项事实支持的背景下,内核问题在于:台湾愿意付出多少换取美国的安全保证?

    杜懋之指出,时机是很重要的因素。魏哲家与川普共同宣布的投资,可能无法在川普第2任期结束前看见实际成果。台积电首座美国厂2020年宣布建厂,2024年底才开始量产;2022年宣布建设第2座厂,预计2028年投产;第3厂则预计本世纪完工。

    杜懋之写道:「尽管不断推进扩张计划,台湾到本世纪末仍将是台积电的工业内核。即使美国所有建厂计划顺利实现,到2030年,台积电的先进产能中仅有20%位于美国。」同时,台湾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2025年起,新竹、台南和高雄厂区将开始大规模提升2纳米技术的产能。

    预计到川普2028年结束任期,无论关税水准如何,辉达和苹果仍将依赖台湾供应芯片。届时,台湾在2纳米生产上的垄断地位将达到产能高峰。

    尽管台积电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引发担忧,但影响范围仍然不明确。目前不清楚中心将聚焦半导体价值链中的那些关键环节,而且它多大程度上从属于新竹基地。

    与此同时,台积电在技术领域依然大幅领先竞争对手,包括三星、ASML和中芯国际,尤其是在使用环栅(GAA)纳米片晶体管的制造工艺和专利方面。此外,台积电计划2026年推出A16制程,有望突破2纳米门槛;同时,台积电正加大投资与商业化先进封装技术CoWoS;还有扩大在日本的策略产业合作。

    杜懋之指出,直到2028年,如果美国对2纳米和3纳米半导体进口加征关税,美国企业将别无选择自行吸收额外成本,因为届时这些制程仍无法在美国本土量产。

    在台湾,一些人认为,美国企业可能会联合施压台积电降低利润率,利用其市场主导地位来分摊这些额外成本。

    但是杜懋之总结道:「无论如何,台积电与台湾仍掌握『强而有力的筹码』,能够维持技术领先,避免自身竞争优势受到削弱。」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