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报告显示,欧洲北部主要港口等的塞港情况恶化,显示贸易战可能会让海运受阻情况蔓延至亚洲和美国,并推升运价。
据海事咨询机构德鲁里(Drewry)23日发布的报告,德国布莱梅港的等候入港时间,在3月底到5月中之间跳增77%;同一时期,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德国汉堡港的等候时间分别攀升37%、49%,而荷兰鹿特丹港、英国菲力斯杜港的等待时间也拉长。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欧洲港口壅塞的主因是劳工短缺和莱茵河水位处于低点,影响内陆驳船运输。而美国总统川普暂时喊停对中国进口品的145%关税,使全球最大经济体提前拉货,也导致情况恶化。
德鲁里表示,港口延误拉长运送时间、打乱库存规画、迫使航商运载更多货物。美中关税暂停90天预定在8月14日到期,使跨太平洋的东向贸易,旺季出现提前迹象,让航运更添压力。
全球第五大货柜航运商赫伯罗德(Hapag-Lloyd)首席执行官詹森(Rolf Habben Jansen)上周说,近来看到欧洲港口出现改善,但要完全受到控制,还需要六到八周。
美国关税政策反复,进口业者难以调整订单,使得需求异常波动。对航运业而言,这会造成延迟与成本提高,需调涨费率。
货柜海运龙头地中海航运(MSC)已宣布,6月起亚洲出发的货物将涨价,并征收旺季附加费。关税不确定性等因素可能推升未来几周的海运现货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