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清德总统昨(20)天就职满一周年,总统府发言人李问日前投书美国媒体「华盛顿时报」表示,捍卫台湾民主,抵御中国无端的侵扰,更不应刻意曲解为所谓「推进台独的底线」,特别是因为台湾长期秉持的政策是维持台海现状。
李问以「台湾维护区域和平的决心坚定不移(Taiwan’s Commitment to Regional Peace is Strong and Enduring)」为题投书美媒。文章内容指出,尽管台湾持续谨慎地维持台海和平,国际社会未能幸免于部分误导性的论述,意图责怪受害者而非加害者:包括将台湾必要的防卫措施,指控为所谓「提高政治紧张情势」。
以下为李问投书内容中译
随着赖清德总统就职一周年,值得重申台湾坚定而持续的承诺,致力于维护区域和平与繁荣,并与美国等国际伙伴紧密合作。
事实上,坚定维持台湾的自我防卫,以面对北京并吞台湾的公开企图,并不是挑衅;改善台湾的法律及制度措施,因应中国日益严重的间谍活动,也同样不是挑衅。
捍卫台湾民主,抵御中国无端的侵扰,更不应刻意曲解为所谓「推进台独的底线」,特别是因为台湾长期秉持的政策是维持台海现状。
相反地,这些符合常识的措施,面对中国持续的军事威胁和其他渐进式的胁迫手段,对于保护台湾有其必要,而台湾长期以来,被评比为亚洲最自由的国家之一。
赖清德总统提出17项因应中国间谍与渗透行为的策略,就是为此做出努力。事实上,总统的致词,主要集中在必要的体制改革上,并未详细阐述台湾国际地位相关的问题。这些改革的主张包括针对现役军人恢复军审制度。
「境外敌对势力」一词,是2020年「反渗透法」中客观的法律定义,指「与我国交战或武力对峙之国家、政治实体或团体」。过去已运行超过四年,从《反渗透法》的观点来辨识中国的各项威胁,已有许多前例。
国军和政府机关多起共谍案,更凸显这些改革方案的重要性。2024年,三分之二受起诉的共谍案件,涉及现役和退役军人。该年度共谍案起诉人数,与2021年相比更是成长三倍,显示共谍活动的增长。更有多位政府及立法院机构的政策幕僚,已遭到拘留。
这些事件凸显,台湾必须严正反思现行制度须加强之处。在此脉络下,台湾亟需国际伙伴提供具体解决方案协助,而不是相互指责。
将赖总统的政策粘贴「挑起争端」的标签,不但不是事实,更呼应了北京的论调,亦即阻挠台湾强化防范间谍措施所需要的迫切行动——这些措施正是保护台湾及其国际伙伴的共同利益。
赖总统自去年五月就职以来,就明确表示台湾致力于担当区域中负责任的成员。
台湾更通过增强对自身安全的投资,通过实力确保和平,现在国防支出已经成长到接近2016年的两倍。同时,也建基于总统在两岸议题上,维持稳健而有原则的领导力——既不挑衅,也不在压力下屈服。
过去一年来,赖总统多次重申维持台海现状,明确提及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并公开表示,愿意在对等尊严的情形下进行两岸对话。另一方面,北京的军事挑衅并不仅限于台湾海峡,大规模演习遍及整个西太平洋,甚至远至澳洲附近海域。
由于台湾一直坚定维持现状,意图刻意曲解台湾立场的人,往往只能从台湾客观描述中国威胁的字词中,试图寻觅所谓「挑衅」的证据。这些不实论调,忽略台湾对于维护和平的主动性以及动机。事实上,台湾比任何国家都更了解,台湾乃至于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重大利害关系。
历史向世人阐明,绥靖妥协的政策,只会招致侵略。台湾致力于避免犯下这些错误。刻意批评台湾自我防卫的行动,形容为局势不稳的原因,只是为了推卸加害者的责任。这些错误的批评,未能正视中国的挑衅和扩张主义的野心。
这最终将为国际社会带来更危险的后果。对台湾人民来说,牺牲自由永远不会是我们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