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关节痛竟与肠道有关?医教3招养肠法 找回健康

    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任张家铭说,许多人认为关节痛、皮肤痒、容易疲劳等,是年纪到了,是体质差。但最新研究发现,也许真正的元凶,躲在肠道里,正在慢慢点燃全身的火,引起全身慢性发炎所致。(图/123RF)

    很多人以为,关节痛、皮肤痒、容易疲劳等,是年纪到了,是体质差。但最新研究发现,也许真正的元凶,躲在肠道里,正在慢慢点燃全身的火,引起全身慢性发炎所致。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任张家铭于脸书表示,若肠道内的免疫细胞太少、太弱,肠道的防线就会出现破口,这就是「慢性发炎」的真正开端,建议应增加肠道免疫细胞,帮忙修补肠道、强化屏障、防止发炎。

    张家铭表示,肠道不只是吸收营养,更是身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一座免疫指挥中心,有70%的免疫细胞都住在这里。其中,有一群默默守在肠道的细胞,它们是「第三型先天性淋巴细胞」(简称ILC3s)。这群小兵,就像是肠道里的消防员,平常安静不吭声,一旦有坏菌入侵,它们就会冲上去,释放白介素-22(IL-22)「黏膜修复信号」,帮忙修补肠道、强化屏障、防止发炎。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但如果ILC3s细胞太少、太弱,肠道的防线就会出现破口,让炎症悄悄进来,从肠道开始,一点一点扩散到全身。这,就是「慢性发炎」的真正开端。

    张家铭说,最新研究指出,如果常吃高油高糖、精致加工的食物,不只会养出坏菌,还会让肠道的好菌变少,ILC3s也会失去原本的功能。但只要吃对食物,这些细胞其实是可以被「叫醒」的。像是地瓜、秋葵、燕麦这类高纤蔬果,能增加肠道好菌,以强化肠道黏膜、抗发炎。

    肠道发炎,可能影响关节、皮肤甚至肾脏。如发炎性肠道疾病里,ILC3s功能不足,让肠道变得像漏水的堤防。时间一久,身体进入警戒状态,开始出现过敏、免疫错乱。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或僵直性脊椎炎等,ILC3s反而会被过度启动,造成关节肿胀、肾脏发炎,甚至皮肤红疹。

    「以为是关节的问题,其实可能是肠道先出事。也许慢性发炎,不是老化,而是肠道在求救。」张家铭说,过去常听到「体质要改变」,但到底怎么做?这些ILC3s的研究给了我们非常具体的方向:

    第一、吃真正的食物,包括多吃原型食物,尤其是高纤蔬菜、发酵食品,能养好菌,也养好免疫。

    第二、补对益菌,如特定菌种(像是Akkermansia muciniphila)可以帮助ILC3s稳定,研究中甚至发现能提升IL-22分泌,保护黏膜,减少系统性发炎。

    第三、补充维生素A、D对ILC3s很重要,别忽略阳光与深绿色蔬菜的力量。另放慢步调,让肠道也喘口气:压力大、熬夜、情绪起伏也会影响肠道菌相,进而干扰ILC3s。照顾情绪,就是照顾免疫。

    张家铭指出,每个人应开始认真看待自己的肠道健康,别再忽略肠道的声音,开始好好吃饭、睡觉、呼吸,帮助这些小小的免疫士兵重新拿回指挥权,慢性发炎不是宿命,不是「老了就这样」,而是一场可以中止的火。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