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纽约客谈/3000万预算 听见亚裔只是开始

    纽约新一年预算案再度拨款3000万元支持亚太裔居民,表面上看似是对亚裔社群多年贡献的肯定,但它同时也戳破了一个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迷思——亚裔不需要帮助,因为他们「够成功」。

    ▼收听「纽约客谈」:

    「模范少数族裔」(Model Minority)的刻板印象源于20世纪中叶。1966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成功故事:日裔美国人」(Success Story: Japanese American Style)的文章,赞扬日裔美国人在二战后勤奋努力、不抱怨歧视。这篇报导后来被广泛引用,逐渐促成了主流社会对亚裔的刻板印象。

    模范移民乍听之下是美名,但当我们被塑造成移民典范,我们所遭受的社会歧视与贫困也被轻描淡写,这不仅掩盖了社群内部的差距,也让许多语言隔阂严重、资源匮乏的新移民,无法得到应有的服务。

    事实是,亚裔从来不是一个单一整体。华人、韩裔、越南裔、菲律宾裔等社群的历史和移民背景大相迳庭。例如东南亚裔社群有着更高的贫困率与教育落后现象,却常常在统计上被与华裔混为一谈。由于「成功亚裔」的光环笼罩,不少群体都无法顺利申请到政府资源,也较少被列入政策优先群体。

    模范少数族裔的神话,不仅让亚裔被排除在许多多元平权政策之外,也在潜移默化中将亚裔推向一个难以发声的位置。这笔3000万的预算能够让超过百个亚裔组织提供语言可及、文化敏感的服务,对中小型、资源薄弱的社区组织来说,更是一场及时雨。

    亚裔社群需要的不是特权,而是与其他族群一样获得公平资源的机会。3000万只是开始,我们期待的不只是拨款,而是一个能真正纳入亚裔经验的制度框架,让我们的贫困、我们的伤痕都能进入政策讨论的内核,而不再只是成功学的注脚。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