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报告显示,纽约市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但与此同时,没有稳定退休收入的长者也愈来愈多,不得不在晚年继续工作养活自己;在日益凸显的老年贫困问题中,亚裔族群的长者贫困比率则属各族裔中最高。
一份由城市未来中心(Center for an Urban Future)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目前,纽约市约有五分之一的年满65岁者并无领取社安金(Social Security)的资格。而在70岁以上长者中,有近60%完全没有任何退休金来源。在全市五大区中,布朗士与布碌仑(布鲁克林)的老年贫困情况最严重,均有高达63%的长者居民表示没有退休金。
报告也提及,65岁以上的长者如今占纽约市总人口的16%,约140万人,比全美第九大城德州达拉斯市(Dallas)的人口还多。其中,约有18%的长者,即25万人生活在贫穷线以下,且西语裔与亚裔长者贫困比率最高。
东华协会主席于金山对此表示,老龄化严重的华社,又因是移民社区,很多长者在年轻时都做的是「现金工」,在退休后能拿到的社安金十分有限;「现在还能看到华埠街头有老人推车送货,想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但这样的机会也不多」。于金山也观察到,许多华人长者虽为政府缴税十余载,但因迟迟未转成合法公民身分,领取退休福利困难重重,尤其是在联邦削减开支的当下。
「这是一场无人关注的贫困危机」,城市未来中心运行董事鲍尔斯(Jonathan Bowles)表示,「我们为何在街头看到这么多移民长者在捡瓶罐?为何食物银行前排满了白发长者?这些都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日益严重的老龄贫困问题也撞上联邦政府大幅削减低收入居民社会安全网项目;在尚未通过的市府预算中,市长亚当斯(Eric Adams)恢复了市老人局的(Department for the Aging)5亿7000元的预算。
但鲍尔斯指出,这笔预算只占全市总预算不到1%;「这不仅仅是给市老人局几块钱的问题,这是一场真正的老年贫困危机,我们需要一个多层面的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