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烟不酒、不下厨,作息正常、爱运动却罹患肺腺癌,患者都疑惑「病从哪来?」台湾高雄54岁业务保险员黄琬茹热爱跑马拉松、又是龙舟夺旗手,4年前突发间歇性咳嗽,就医检查被声明肺腺癌第四期,所幸经筛检找出基因突变,施以标靶药物治疗,病况稳定。
影片来源:联合新闻网
「我还继续在跑马,最想挑战就是百马纪录。」活力充沛、一点都看不出是癌症病人,黄琬茹仍一如既往过着罹癌前的生活,她提到4年前出现喉咙干、常短咳,不影响日常生活,却一直医不好,从小诊所换到大医院,医师一切片检查,确诊是肺腺癌第四期。
黄琬茹表示,看X光片心里就知道不妙,但没想到是第四期,很震惊,还好医师安抚她通过精准医疗找出病因,定期药物治疗,仍能有效控制病情,她才吃下定心丸,积极接受治疗,期间很多亲友得知她罹癌,提供偏方、中药材,但她一律婉拒。
她生病后仍保持乐观,照常爬山、保持良好睡眠、调整饮食,让身体维持最佳状态,更积极参加马拉松,全马、半马不缺席,跑出自己的生命韧性「只要还能跑,我就不会停下来」。
义大癌治疗医院胸腔内科主任吴俊廷表示,经过次世代基因定序检测,发现到她EGFR基因在染色体19位置缺陷,确定基因突变导致罹患肺腺癌,通过标靶药物临床试验,肺部结节减少,虽然后来癌症复发,切除一小块右上肺,至今病情仍稳定。
吴俊廷指出,医学对肺癌致病危险因子大多数仍不清楚,通常家族史属于高危险族群,另一方面基因缺陷也可能是致病原因,依目前台湾流行趋势来看,确诊肺腺癌再经基因化验,可以找到基因突变对应几率有6成,其中是女性几率更高。
吴俊廷说,肺癌位居国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堪称台湾新国病,根据2018至2022年义大癌症医院统计,肺癌年龄分布以60至69岁最多,其次是70岁以上,其中肺腺癌比例最多、占68.5%,且被发现时,逾7成以上属第四期晚期。
他坦言晚期治疗策略有限,若检出病患的肿瘤带有基因突变,就可依病患的基因特性,精准用药,都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若长期咳嗽、咳血、胸痛、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尽早就医检查,以低剂量电脑断层(LDCT)及早发现,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