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湾区春季过敏来得晚 气候变迁或为元凶

    朱医师认为可以使用非处方的抗组织胺药物、鼻喷剂与眼药水缓解症状。(cottonbro studio/ pexels)

    2025年以来湾区的气温相对往年较低,春季过敏也因而来得晚了些。目前湾区百花盛开,春意盎然,不少民众也开始感受到典型的过敏症状。记者因此采访了湾区过敏和哮喘病专家朱锡德(Dr. Theodore Chu,音译)医师。

    朱锡德表示,目前这波延后出现的过敏潮与气候有关。「天气较凉,使得树木的花粉释放时间推迟,也因此整个花粉季可能会拉得更长,」他说。

    朱医师在圣塔克拉拉县的花粉监测站每周监测花粉指数,是全美70个获认证的花粉检测站之一。他发现往年一般4月中旬湾区的花粉浓度就已经达到高峰,但今年到5月初才开始飙升。前几周的花粉主要来自草类(grass pollen),而本周就主要来自橄榄树。

    面对来势汹汹的过敏季,朱医师建议,民众可从避免过敏原着手,如减少户外活动时间,或是戴口罩、戴帽子等物理隔离方式。此外,也可使用非处方的抗组织胺药物、鼻喷剂与眼药水缓解症状。如症状持续不退,则应考虑就诊过敏科医师,进行专业过敏测试或接受过敏针剂治疗。

    「现在走在街上,大家会明显感受到不适,因为花粉会飘得到处都是,」朱医师说。他还确认了华人社群中流传的,过去没有花粉过敏的人群移民美国后出现过敏症状的现象。朱医师说自己的一些病人,在从小生长的地方,对当地花粉的适应度比较高。来美之后,身体会对一些花粉排斥,出现过敏反应。

    但他不认为华人社群中有关来美之后饮食结构改变,是导致过敏的原因。也质疑食用本地蜂蜜预防过敏的土方,认为如果蜂蜜中的花粉过量,同样会造成过敏。

    气候变迁也被认为是造成过敏季节延长的重要因素。根据非营利组织「气候中心」(Climate Central)分析的联邦数据指出,全美各地的植物花粉释放天数正在变长,导致过敏症状更频繁、更持久。

    朱医师指出:「随着气候变迁,未来的过敏季会越来越长。虽然目前我还无法完全证实,但根据我们收集的花粉数据,这个趋势是很有可能的。」他本人的研究数据也被用于分析气候变迁对过敏季的影响。

    朱锡德表示,目前这波延后出现的过敏潮与气候有关。(受访者提供)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