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防护理师与病人沟通困难 马偕医院采AI虚拟人训练计划

    马偕医院导入AI虚拟人训练计划,针对时常容易发生、极重要或很少见的情况,提早演练,让临床沟通驾轻就熟。(马偕医院提供)

    护理人力短缺现况下,护理师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实为重要,避免言语冲突时,加速护理师离开职场。为强化临床沟通技巧,台湾马偕医院引进AI虚拟人训练计划,针对时常容易发生、极重要或很少见的情况,提早演练,让临床沟通驾轻就熟。

    「报告阿长,那一床的家属好凶,我刚才不知道该怎么办?」「阿伯,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了,你一个人住院,下床一定要小心,不然又要跌倒了啦,怎么讲都讲不听。」「你态度怎么这么差。」「我是关心你耶,你干嘛误会我的意思,我就没有那个意思!」「你还说,你就是那个意思!」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临床沟通常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仅容易造成双方误解,也可能生医疗争议问题,根据统计,医院病人满意度最低的就是「态度不良」,探究其根源多是因为沟通误会所发生,「一切都没有那个意思」。

    马偕医院护理部主任蔡荣美说,为解决临床护理师可能面临的沟通情境困难与障碍,创建医病沟通良好的基础是医疗环节的助力,通过拟真的情境式交互实务演练,建构有效的沟通与训练应对技巧,目前引进的AI虚拟人训练计划,就是着眼于照护过程中情境,借由预先演练,熟能生巧的训练方式,增加护理师更多实务经验。

    蔡荣美说,护理工作不论是专业技能或应对技巧,都非常重视传承,传统是学姐带着学妹,但训练结果无法具体有效评估成效,且人与人之间的交互非常难以制式化去解析应对结果,但拜科技之赐,AI虚拟人训练可通过情境式动学习,生成「沟通技巧、倾听与理解、同理心表达、情绪管理、专业态度、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七大面向。

    蔡荣美指出,经以分数及分析产生报告,这张「成绩单」除了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与AI虚拟人交互过程时的问题点,也能提升个人自我成长与成为团队间彼此学习改进的参考。

    护理部督导李玉霞说,护理部VR教案主题及情境设计为临床常见的沟通困境,教案设计者可设置学习目标、提供资讯、设置虚拟人的情绪或对话条件,对话生成内容则由HTC缺省,就可即时让虚拟人对学习者做出合适的回应。

    李玉霞表示,目前AI虚拟人训练计划包括安抚病人情绪、器捐家属会谈、化解病人拒绝合作困境、疾病治疗说明等有16个情境主题,可以选择任何一个主题,进行与AI虚拟人交互,不论是用说的回应,还是文本回复,均可以产生下一次对话练习。协助护理人员在无风险环境中反复练习,强化抗压应对与团队协作沟通力,打造更具韧性的医疗职场文化。

    实际进行过AI虚拟人训练计划的王姓护理师说,到职10年看到形形色色的病人及家属,第一次尝试这项训练计划,评估结果专业态度达到80%,但倾听与理解、同理心只拿到40%,足见自己还有更大的改进空间。

    马偕医院医学教育部主任李朝雄说,此次合作训练教案设计导入 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CBME)内核理念,并通过AI即时分析与回馈评量学员训练表现。护理师的工作必须有非常好的沟通技巧,过往的训练方式较缺乏系统性,通过AI虚拟人训练计划,可以帮助护理师快速进入临床工作状态,且不限于新进或资深护理师。

    当然,虚拟人有时候真的会出「难题」,回答时可能要更懂得情绪的控制与技巧的拿捏,一切都只是希望能够让演练更多元化,不仅护理师适用,一般临床工作者均可以通过这项训练计划多一点经验值。

    李朝雄表示,有些护理师在实际面对病人面时会较为腼腆,或因为处于不熟悉的情境而未能即时回应,可以借由AI虚拟人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演练,未来期许能做更多职类与专业领域的推广,达到医病沟通无障碍的境界。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