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8个月等待vs4天手术: 加拿大医疗太崩溃! 绝望患者飞往国外

    最近,一位加拿大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在国外就医的经历——“周一做了检查,周四就做手术”。这条动态立刻引发了大量共鸣。

    来自多伦多的 Allyson Vandenberg 回忆起自己在加拿大的就医经历时说,她甚至还没走进诊室,就已经被拒绝接受背部手术了。当时她的病痛已经严重到让人无法忍受。

    “一位医生答应可以见我——但得等八个月,结果最后连面都没见就被拒绝了。”她在写给 CTVNews.ca 的邮件中说。由于长时间的疼痛,她一度开始考虑申请“协助死亡”。

    “我甚至开始和亲人道别了。”她说。

    就在这时,一位在墨西哥的朋友为她牵线搭桥,联系上了一位医生,这次转机几乎改变了她原本可能的命运。

    “我们通过电话和 WhatsApp 沟通,直到我觉得安心。星期一做了检查,星期四就手术了。”

    Vandenberg 是众多向 CTVNews.ca 分享自己出国求医经历的加拿大人之一。他们不是因为“奢侈”或者“方便”,而是被逼无奈,把医疗旅游当成了最后的出路。

    根据加拿大医学协会的说法,目前像髋关节、膝关节和白内障等非紧急但需预约的手术,都被延迟处理。而与此同时,已有超过650万加拿大人完全没有家庭医生。

    CTVNews.ca 邀请读者分享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出国看病,并收到大量回复。这些回应尚未独立核实。

    “我怕再不治就得坐轮椅了”

    来自安省 Glen Morris 的 Ronna Hoogstraten 表示,自己被背部和骶髂关节疼痛折磨了六年多,但加拿大的医疗系统却让她陷入了“空转”。

    “我第五腰椎-骶椎的椎间盘只剩下15%的功能,其他椎间盘也开始滑动。”她在邮件中写道。“我真的怕我会走不了,得坐轮椅。”

    她上网查资料,最后联系到德国的一家诊所。她只需要提供 MRI 影像,六天之内就成功预约了手术。

    “当时我在加拿大还连转诊预约都没拿到,却已经在德国定好了手术时间。”

    “我不得不出国救自己一命”

    来自蒙特利尔的 Celyn Harding-Jones 因为患有一种罕见的脑瘤,已经与疾病共处20年。她说,最终只能被迫出国治疗。

    “我真的没有选择,只能出国救命。”她说,“我找遍了加拿大,也没找到一位对这种类型的脑瘤有经验、愿意为我动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

    “我才35岁的时候,就经常突然晕倒,连照顾孩子都困难。”她补充说,“而申请跨省治疗援助的流程极度不透明,也根本不是为重病患者设计的。”

    她的经历正好反映了许多罕见病患者的无奈——他们往往成了体制的“漏网之鱼”。

    “加拿大的医疗是分省管理的,每个病人只能依靠本省医生的能力和资源。”她指出,这种“区域限制”让真正需要专科帮助的人很难得到及时救治。

    繁琐的程序 VS 紧迫的现实

    即便病人真的想出国求医,过程也并不轻松。

    来自阿尔伯塔的 Louise Zuke 说,她被阿省卫生部门建议“自费出国手术”,事后再申请报销——但没人保证费用一定会被退,而且也没有任何关于手术后的本地跟进治疗安排。她也被建议考虑去安省或卑诗省看病,但同样没有明确时间表或结果。

    而对于退伍军人来说,这种情况也同样令人沮丧。

    Jody Beckett 是一名退役的加拿大武装部队上尉。由于退伍军人事务部一再拖延审批,她最终选择在德国接受了颈椎手术。

    “他们说要评估几个月才能决定是否报销。”她说,“但我根本等不了那么久。”

    她在德国进行的脊椎重建手术总共花了大约10万加元。

    热门的医疗旅游国家

    西门菲莎大学的 Valerie Crooks 教授表示,一些国家因为费用低、交通方便和文化联系,成为了加拿大人常去的医疗旅游目的地。

    墨西哥是一个主要选择,因为离得近、不需要签证,还有航班多,费用也能负担得起。”她在接受 CTVNews.ca 视频采访时说。

    印度也很常见,特别是对有文化或家庭背景的加拿大人来说。“很多第二、三代印裔加拿大人在回国探亲的时候顺便看病。”

    不过她也指出,像东欧的一些新兴国家现在也在大力推广医疗旅游,专门向国际病患打广告。

    土耳其则成了牙科和整容治疗的新热点。那里的诊所经常把手术、酒店接送和住宿打包,价格依然比加拿大低一大截。

    来自蒙特利尔的 Michelle F. Renaud 正在前往土耳其做两颗牙植体。

    “连同两次来回机票,全部下来不超过5500加元。”她说。而在加拿大,即便公司有保险,这个项目也得花一万多。

    来自奥克维尔的 Ken Hadall 则刚刚从伊斯坦布尔回来。他在那里做了全口重建,包括牙冠、牙桥和贴面,总共只花了3500美元(约合4800加元)。

    “我在本地牙医那拿到的报价是10万加元。

    一些国家甚至专门瞄准侨民群体,或者把医疗服务整合进旅游产业。

    “加勒比地区的几个国家正在发展‘健康旅游’,吸引游客顺便接受医疗服务,无论是小手术还是大项目。”Crooks 说。

    出发前该注意什么?

    虽然国外诊所能更快安排手术,但 Crooks 提醒说,千万别只看“价格”。

    “很多人只看到了手术本身的费用,”她说,“却忘了还有机票、住宿、餐饮、以及可能的手术并发症。”

    她建议患者一定要先和家庭医生沟通,“必须清楚了解整个流程,医生可以提供术后康复和跟进的建议。”

    回国后的麻烦

    医疗旅游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回国后的术后跟进。

    “出国手术的人,等于是跳出了本地的医疗系统。”Crooks 解释道。“加国的医生可能对国外操作不了解,因此也难以提供适当的术后照护。”

    这种问题尤其常见于加国并不常见的手术项目。

    出国求医,是一种‘夺回主动权’的方式,但也有代价

    对很多人来说,出国治疗是一种“夺回对自己健康的掌控”的方式,尤其是在国内四处碰壁之后。但 Crooks 强调,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这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选择。”她说,“你必须认真权衡利与弊,为每一步做好准备。”

    新闻信息来源:https://www.ctvnews.ca/health/article/i-had-started-saying-goodbye-why-some-canadians-go-abroad-for-medical-care/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