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年一度的母亲节,许多华人家庭都通过送花、送礼或聚餐等形式,向妈妈表达平时并不常宣之于口的爱意。家中老少三代都在纽约的家庭颇为幸运,能借此机会团圆相庆;而独自一人在异乡念书的留学生,只能通过远程订花、或是一通电话,遥寄思念之情。
全家都居住于纽约的陈群慧,既身为母亲,也担任了女儿的角色。她表示,母亲节当日一早,她就为妈妈和婆婆买了鲜花;而家人也一早约好当晚在家中聚餐,「老人家出来吃饭,街上闹哄哄的也不太方便,还是家里一起做饭、一起吃,更温馨」。

同样家住纽约的许明霞分享到,子女每年都会为自己准备礼物;今年,身为IT工程师的女儿通过3D打印机制作了一个花瓶,又手作几朵纸艺鲜花,合作而成了一个独特的「永生花瓶」。「她说买花是最容易的事情,她把对母亲的爱一点点地堆积在永恒中」,女儿如此用心,也让许明霞十分感动。
而务实的陈琴莲则在数年前就告诉三个子女,没必要花大钱买鲜花;懂事的子女也因此会每年订制一个别具特色的礼物送给妈妈,「他们都很有创意,送的礼物都结合了我们家的元素和特点,很暖心」。
与之相比,独自一人在异乡求学或工作的留学生便没有切身向妈妈表达爱意的机会。正在就读研究所的叶同学,已有五年未曾和妈妈一起度过母亲节。她表示,虽不在妈妈身边,每年还是会远程订一束鲜花送给妈妈;「我们家还是比较讲究仪式感,我是独生女,也不想让妈妈在母亲节这天觉得冷冷清清的」。
而刚工作不久的林先生则说,自己与妈妈都不太擅长表达,「我们不是很会把爱挂在嘴边的人」;相比节日送大礼,他更愿意在日常中体现对妈妈的感情,「但是今晚要是有空,还是会给妈妈打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