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节,对许多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送礼、送花,道声祝贺的平凡节日,但对今年即将成为人母的华女珍妮来说,这一天是人生中的重大里程碑。预产期就在5月的她,很快将进医院准备生产,怀胎十月的孩子终于将与爸妈见面的情绪,对她而言或许远比节日的仪式感更为强烈。
怀孕的过程让她深刻体会到与孩子连心的幸福,也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身体与情感体验,并对生命多了一份敬畏。在此过程中,伴侣的悉心陪伴也让他们更加有勇气,一起迎接孩子的到来。
尽管如此,珍妮坦言,对于「母亲节」这件事,她仍没有真切的感受。目前最重要的愿望,是希望生产顺利、孩子健康。她表示,反倒比较担心孩子日后会因为生日太接近母亲节,而要在庆生之余额外惦记要准备母亲节,「希望他以后不要有过节的压力。」
而对于广大正值育儿阶段的妈妈们而言,母亲节的意义可能早已超脱节日的形式。日子依旧照常,孩子仍需照顾。育有小龄女儿的米娜也笑称,如按摩、美甲等体验对她来说都是很棒的母亲节礼物,「最好是能附赠日托服务,」道出妈妈们的辛苦与不易。
亲子互助会会长黄妮可也表示,对妈妈来说,母亲节最棒的礼物或许就是「让自己放个假」。她指出,许多华社妈妈在丈夫长期外州工作的情况下,得独自一手包办家中大小事,虽然能与人创建社交圈,但更多人性格内向,甚至有社交焦虑,长期下来不仅得在孩子面前强装坚强,更难以真正好好照顾自己。她呼吁,即使成为母亲,也应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尤其新移民家庭仍处于适应期,更需要给自己喘息空间。
她观察得出, 孩子已经上学的母亲较有机会出外踏青散心,但对于仍照顾年幼孩子的妈妈来说,日常几乎没有空档,光是接送孩子就已占据整天的时间,若缺乏支持,生活节奏更是零碎。因此她认为,母亲节若有什么值得送给自己的礼物,那就是「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时间与节奏」。
「很多人觉得妈妈这个工作没有价值,让她们的付出被忽略或是贬低,但社会应该更关注母亲这个在群,尤其这还是一份没办法辞职的工作」,黄妮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