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新竹73岁陈姓老翁,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去年9月曾小中风,今年3月又再度中风送至东元综合医院抢救。神经内科医师蔡坤璋发现陈翁左侧内颈动脉血管几乎消失,研判是血管严重狭窄并急性堵塞,所幸经取栓手术后置放颈动脉支架,救回一命。
蔡坤璋说明,颈动脉是供应大脑血液的主要血管之一,造成颈动脉狭窄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状硬化,当血管内皮层病变,形成易碎斑块、管壁硬化,斑块堆积便会造成动脉狭窄,而斑块又有破裂的机会,也可能与血栓一起堵住血流引发缺血性中风。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蔡坤璋指出,根据影像显示,陈翁左脑有许多过去曾中风所留下的痕迹,病因研判为缺血性脑中风「颈动脉粥状硬化斑块」形成血栓,导致血管狭窄阻塞进而中风。置放颈动脉支架的目的,就是撑开狭窄的血管,防止未来再次发生血栓阻塞。
蔡坤璋说,考量到紧急置放支架后需持续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在严重中风急性期可能增加脑部出血风险,决定先采「脑血管取栓手术」打通左侧内颈动脉血管,视病情稳定,7至14天后接续进行微创治疗「颈动脉支架置放」手术。
蔡坤璋提醒,颈动脉狭窄前期可能会发生短暂性的脑缺血,其征兆有单侧肢体无力、口齿不清、吞咽困难、单眼暂时性黑朦、突然头晕或剧烈头痛。如果当颈动脉狭窄程度严重,将导致血流完全中断就会引起中风,可能留下永久性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的慢性病,或有相关病史的民众,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维持健康的生活型态远离危险因子。若发现家人或亲友出现脸部歪斜、手臂无力剧烈头痛等疑似中风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